超豪华车税改突袭,90万成新门槛,新能源、二手市场大洗牌

超豪华车税改突袭,90万成新门槛,新能源、二手市场大洗牌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市场的水早就不安分了,新能源车像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传统豪车一路下滑,卖车的、买车的、造车的都在焦虑,这种局面下,政策怎么可能按兵不动。

超豪华车税改突袭,90万成新门槛,新能源、二手市场大洗牌-有驾

更狠的是,二手超豪华车免征消费税,这一刀下去,二手车商估计要笑出声,90万到130万区间的车主却心头一紧,这种直接影响钱包的政策,真是说改就改,执行日期就定在7月20日,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我看到不少人还没回过神来,朋友圈、车友群、行业分析文章全都炸开了锅,这不是简单的税务调整,更像是一次大清算,既要收钱,又要管市场,还要讲公平,背后的算盘打得精明极了。

新旧政策对比一下,变化点都摆在明面上,征税门槛一降再降,价格分水岭被重新划定,油电平权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这次真的落到实处,新能源再也不能躲在政策保护伞下偷着乐了。

有趣的是,这次征税环节也做了“手术”,新能源车不再重复征税,算是给行业一个交代,毕竟以前的“税收漏洞”让人诟病已久,能省点矛盾,省点麻烦,政策制定者也算用心良苦。

细节里还有门道,精品、配饰、服务费这些灰色地带被一把抓进征税范围,想拆分费用、规避消费税的玩法基本封死,豪车圈的“惯例操作”算是彻底玩不转了,大家都得规规矩矩报实价。

政策调整的时间点极其微妙,2022年后新能源车销量一年一个台阶,传统燃油车则是一路下跌,100万以上的豪华车更惨,2025年同比下滑已经超过三成,市场结构变了,政策当然也要跟着变。

自主品牌盯上了90万—130万的高端市场,特斯拉、蔚来、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全都卷进来,原本只有燃油车被收税,现在新能源也得乖乖交钱,税收公平的逻辑终于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财政压力是公开的秘密,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每年砍掉千亿财政收入,2025年财政不松反紧,消费税作为重要税源也不能放松,行业整体承压,政府“补漏”的动作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超豪华车税改突袭,90万成新门槛,新能源、二手市场大洗牌-有驾

这事影响到谁?影响到所有90万以上的高端买家,尤其是那些本想趁新能源政策空档期薅点羊毛的人,税收一上来,省下的钱没了,买车的选择得重新盘算一遍,理性消费的说法不再是空喊。

二手市场的变化或许更剧烈,二手超豪华车免消费税,直接让交易成本降二手车流通更顺畅,圈里人预测,交易量要涨个百分之五到八,不是小数目,高端二手车市场或许真能迎来新一波活跃。

有意思的是,政策表面上是收钱,骨子里其实在引导消费观念,“双碳”目标写进文件,新能源的税负优势依然存在,这种政策“引流”,逼得消费者更愿意选低碳环保车型,绿色出行慢慢成了主旋律。

厂家层面压力更大了,电动化转型成了唯一出路,技术创新、成本优化,谁也不能懈怠,二手车市场的活跃还能反哺新车销量,整个产业链都被这条新规搅得不得安宁。

有朋友问,这是不是在打压高端市场?我觉得不是,政策其实给了超高端市场足够的空间,只是让大家别再钻政策空子,买卖都得光明正大,市场活力和税收公平可以兼得。

再回头看执行时间,7月20日,几乎不给市场反应时间,这种“闪电落地”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买车计划全乱了套,车企价格表、销售策略、报税方案统统要跟着重置。

有人说,这种细致入微的政策设计,是中国汽车市场成熟的表现,不再简单粗暴地一刀切,而是精细调控,让市场自己去找平衡点,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确实值得肯定。

超豪华车税改突袭,90万成新门槛,新能源、二手市场大洗牌-有驾

市场短期内会有震荡,车企和买家都在焦虑,二手车商却偷偷乐,政策红利和冲击并存,每个人的算盘都得重新打,谁能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到今天,政策引导的作用越来越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绿色转型,每一个关键词都落地生根,背后是复杂的财政考量和产业博弈。

你说车企会不会不满?肯定有,尤其是新能源势力,以前的红利期结束了,现在要和燃油车一起上缴“豪华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竞争残酷到极点。

消费者会不会被劝退?未必,毕竟对于90万以上的买家来说,税收只是决策因素之一,买车更多是身份、体验、品牌认同,政策能引导趋势,但改不了人心底的欲望。

二手市场能不能真的活跃起来?这一刀肯定有用,但能不能带来持续繁荣,还得看市场自身的供需关系,以及买家的接受度,政策只是催化剂,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我想说,这场变革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会有更多细则和配套措施出台,政策的每一步都牵一发而动全身,留给市场的悬念还远远没有揭晓。

2025年7月17日之后,中国高端车市的每一笔交易都不再简单,每一位参与者都在重新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未来的变化,谁也说不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