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大乱斗,长城却在修一门叫品牌玄学的独门心法

最近车圈都挺忙的,忙着降价,忙着互卷,忙着在发布会上喊一些自己都不信的口号,可以说是群魔乱舞。但长城汽车,画风有点清奇,不跟大家在KTV里抢麦,而是跑到敦煌去搞“文化联名”了,还整了个“万里精神”。讲真,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我脑子里就一句话:不务正业。

诶,别急着反驳。在这个所有人都把裤子脱了直接下场肉搏的时代,你搁这儿谈什么文化、什么精神、什么千年美学,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就好比两军交战,这边都开始上刺刀了,你那边突然开始吟诗作对,说要用文化感化对方。这不叫战略,这叫行为艺术。但多看了几眼之后,我悟了,长城可能不是在吟诗,他是在修一门叫“品牌玄学”的独门心法。

你看那个“敦煌绿”车漆,官方稿里写得天花乱坠,什么高清光谱扫描,什么十万分之一的配方筛选,听起来像是造光刻机。但咱们这些俗人,翻译过来不就是搞了个新颜色嘛?这事儿的重点根本不在技术,而在于“文化转译”这个词。什么叫转译?就是把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变成一个你可以花钱买到的东西。莫高窟的壁画你带不走,但喷着“敦煌绿”的坦克车你可以开回家。每一次你堵在晚高峰的时候,你都可以安慰自己,我不是在堵车,我是在进行一场移动的文化苦旅。你车身上的不是工业涂料,是千年风沙的沉淀。就问你这个B格高不高?

车圈大乱斗,长城却在修一门叫品牌玄学的独门心法-有驾

长城干的,就是把“敦煌”这个超级文化IP,做成了一个“压缩毛巾”。写到这里我感觉这个比喻有点胡扯,但你仔细品品,是不是又有那么点意思?平时它就是一辆车,但只要你愿意跟别人聊,往里面浇点“知识的水”,它就能瞬间膨胀成一个关于丝绸之路、关于文化自信、关于工匠精神的宏大叙事。这就很鸡贼了。因为当下的竞争,已经卷到头了。冰箱彩电大沙发,800V快充激光雷达,这些东西你今天有,明天我保证有,后天他能比你便宜一半。大家最后都一样,都是功能的堆砌。怎么打出差异化?只能靠玄学。

我作为一个曾经拥有过特斯拉的人,对此深有体会。你跟特斯拉车主聊什么性价比、聊什么内饰、聊什么公差,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看着你。因为他买的不是车,是马斯克画的那个关于人类未来的大饼,是一种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奔驰的立标,苹果的Logo,同理。长城现在要干的,就是给自己的车,也P上这么一层“玄学光环”。他要让买坦克的人,觉得自己买的不只是一台越野车,更是一种“探索、坚守、自信”的精神图腾。这玩意儿,没法用参数衡量,但能让你在掏钱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有品位。

车圈大乱斗,长城却在修一门叫品牌玄学的独门心法-有驾
车圈大乱斗,长城却在修一门叫品牌玄学的独门心法-有驾

当然,光讲故事也不行,容易被人说是PPT造车。所以长城还真跑去敦煌捐钱捐物,又是搞草方格治沙,又是送工作车。这操作就更妙了。它把一个商业行为,瞬间拔高到了社会责任和公益的高度。这不光是给品牌贴金,更是给用户脸上贴金。你想想,以后坦克车主聚会,除了聊改装、聊穿越,还能聊什么?“诶,我这车,不仅能翻山越岭,它的部分购车款还为守护莫高窟出了一份力。”瞬间,消费行为就变成了积德行善。这种精神上的马杀鸡,比给你多加两个喇叭舒服多了。

但是,咱们也得回到现实。犬儒一点看,这一切“慢工细活”的文化叙事,和当下车圈“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是存在根本性矛盾的。

现在的市场是什么?是黑暗森林。不是你比我好一点我就买你,而是你敢比我便宜一万,我就敢比你便宜两万,直到有一个人掀桌子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有些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打闪电战,都在拼谁更能“发疯”,谁更能“自爆”。你长城花十几年搞Hi4,花上百亿搞发动机,这种“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当然值得尊敬。讲真,我一个中年男人,对这种老派的执着是有好感的。

但问题是,市场等得起吗?用户看得懂吗?你辛辛苦苦练出来的金钟罩铁布衫,可能根本扛不住人家的雷电法王一发RPG。你跟用户讲你这发动机多牛逼,用了多少先进技术,用户可能扭头就问:“有手机支架吗?KTV功能能免费用多久?”

车圈大乱斗,长城却在修一门叫品牌玄学的独门心法-有驾

这就是最荒诞的地方。决定一个技术成败的,往往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最不讲理的现实需求。就像自动驾驶,你搞再多AI算法,再多数据喂养,最后真正的考验可能来自一个在路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所有的技术壁垒,在“我弱我有理”的民粹解构面前,都显得那么无力。

所以,长城在敦煌的这番操作,更像是一场对冲。在技术层面,它继续搞“长期主义”,死磕硬骨头,这是“里子”,是用来安身立命的。而在品牌层面,它开始玩“玄学”,讲文化,搞IP,这是“面子”,是用来抵御价格战带来的精神内耗,也是用来团结那些不只看重性价比的核心用户。一手硬,一手软,两手都要抓。

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最终,所有这些故事,无论是技术出海巴西,还是文化惊艳欧洲,最终都要回到一个问题:消费者买不买账?“敦煌绿”确实好看,但刮了蹭了补漆贵不贵?“万里精神”确实宏大,但能帮我每个月的车贷少还点吗?我突然想起前几天点外卖,一家店的介绍写得天花乱坠,什么匠心传承,什么食材的远方,结果送来的蛋炒饭,还没楼下沙县小吃的好吃。

所以长城这套“文化+技术”的组合拳,能不能打赢,现在还不好说。这就像一场修仙,你既要有深厚的内力(技术),又要有炫酷的法宝(品牌故事),还得赌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渡劫飞升。走得慢了,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走得快了,可能根基不稳走火入魔。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但不管怎么说,敢在所有人都低头捡钢镚的时候,抬头看看月亮,甚至还想把月亮拉下来做代言,这种不务正业的劲儿,本身就挺带劲的。就看这口仙气,能撑多久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