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120公里,没电全靠脚蹬,这车是来惩罚我的吧?

最近汽车圈是真的越来越魔幻了,尤其是欧洲人,突出一个不务正业。

时速120公里,没电全靠脚蹬,这车是来惩罚我的吧?-有驾

前两天法国一家公司,叫Cixi,不知道是不是想碰瓷我们慈溪,搞出了一个倒三轮电动车,叫Vigoz。

这玩意儿一出来,所有人都沉默了。

因为它完美地回答了一个终极哲学问题:

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既是懒狗,又想立运动人设?

法国人说,能。

你看这个Vigoz,它有个全封闭的玻璃罐头,里面有空调,有安全带,你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看起来跟个小汽车没区别。

然后,它脚底下,给你留了俩脚踏板。

时速120公里,没电全靠脚蹬,这车是来惩罚我的吧?-有驾

这是干嘛的?

讲真,这就是这台车最“修仙”的地方。

它的最高时速能干到120公里,靠的是一个22度的巨大充电宝。但它同时告诉你,诶,你可以踩脚踏板,你踩踏的能量,会变成电,去驱动车轮。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黑科技,特别环保,特别赛博朋克?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技术介绍的时候,我人是懵的。

这不就是个人体动能充电宝外挂了一个汽车壳子吗?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天累得跟孙子一样,好不容易买个车,就是为了让我的腿能歇会儿。

时速120公里,没电全靠脚蹬,这车是来惩罚我的吧?-有驾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我开车的时候还得自己发电?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伟大的白求恩精神附体了?我开个车,顺便把国家电网的活儿都给干了?

更骚的是,厂家宣传,就算电池没电了,你也可以纯靠脚踩来驱动这台车。

这个场景,我愿称之为21世纪最残酷的荒诞戏剧。

你想象一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你开着你的Vigoz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车子不动了,22度的大电池彻底趴窝。

你怎么办?

你,一个体面的现代人,在全透明的驾驶舱里,在无数路过车辆司机的注视下,开始疯狂地蹬腿。

你就像一个被关在玻璃展示柜里的仓鼠,拼了命地跑轮,而你的车,可能就以每小时5公里的“龟速”,在应急车道上蠕动。

旁边的卡车司机大哥摇下车窗,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冲你喊:“哥们儿,你这健身舱不错啊,办卡多少钱?”

太阳都要给你一个趔趄。

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个移动的惩罚装置,是专门为了惩罚那些算不好剩余续航的马大哈而生的。

只要你敢忘记充电,它就敢把你变成所有人的笑柄。

这个脚踏板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现代汽车工业的终极嘲讽。

它就像很多公司里那些“创新部门”一样,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创新”,至于创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用,能不能落地,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姿态要帅,故事要骚。

“我们这个车,是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是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一个残酷的物理学事实是,一个成年男性拼了老命骑一天自行车,发的电可能也就够你烧一壶开水。

你指望这点能量去驱动一个带壳子的“汽车”?

这跟说用意念掰弯勺子有什么区别?

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而这种脚踏电动车的未来,可能只存在于健身房老板的梦里。

讲真,我甚至怀疑,这个功能就是故意设计出来,给那些买了这车的富哥们儿一个发朋友圈的素材。

时速120公里,没电全靠脚蹬,这车是来惩罚我的吧?-有驾

“今天天气不错,骑行了50公里,发了0.1度电,为地球环保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一堆点赞的。

典中典。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买了个奔驰,你真正在乎的不是它的发动机多牛逼,底盘多扎实,而是那个三叉星辉的标。

这个脚踏板,就是这台Vigoz的“三叉星辉”。

它是信仰,是图腾,是车主用来区分自己和那些“凡夫俗子”的终极武器。

会买这玩意儿的人,就是喜欢这种“虽然我开着车,但我依然在运动”的幻觉。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说得这么不堪,好像有点过分。但讲真,它这个设计本身就充满了槽点,不吐不快。

你看它的操控,用的是左右两个控制杆,跟开高达似的。

说起来,我好久没拼模型了,家里那个吃灰的强袭自由都快哭了。

你看,这车就是在用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来掩盖它在本质上的一个巨大矛盾。

它想同时讨好两拨人:想开车的人和想骑车的人。

但结果往往是,两边都不讨好。

想开车的人会觉得:我为啥不直接买个正经电动车?空间又大,又不用我蹬。

想骑车的人会觉得:我为啥不直接买个自行车?又自由,又轻便,还能真正锻炼身体。

它就像一碗加了香菜的甜豆腐脑,喜欢吃甜的嫌它咸,喜欢吃咸的嫌它甜,最后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这种产品的下场,要么是直接成盒,要么就是被某个想不通的博物馆收藏,作为人类在交通工具探索史上一次经典的“想太多了”案例。

所以,这台车到底有没有价值?

废话,当然有。

它的价值,就是给所有车企老板上了一课,什么叫“发疯文学”式造车。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

你还在纠结用料、配置、性价比的时候,人家直接掀桌子了。

人家根本不跟你玩同一个游戏。

时速120公里,没电全靠脚蹬,这车是来惩罚我的吧?-有驾

你造车是为了通勤,人家造车是为了“行为艺术”。

你研究电池,人家研究“玄学”。

你追求实用,人家追求“我乐意”。

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最好的营销,就是让所有人都看不懂,但又觉得很牛逼。

这台法国倒三轮,它不一定能成功,但它成功地恶心了所有人。

它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世界: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所以,这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一个行业开始集体整活的时候,说明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或者是,大家马上就要一起完蛋了。

不管怎么样,加大,加大,再加大!

这才好玩嘛。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