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展厅空无一人,厚重的灯光下,别克GL8陆上公务舱智享版停在那里。无声,却不寂静。新铝合金轮毂上没沾半点尘埃,车漆在冷色LED下泛着银蓝的光。钥匙在离合器旁安静地躺着,像是在等待什么人或者什么决定。这台新上市、定位更高的GL8,看起来就在说:比前任多了点什么,但也更贵了两万。换作你,会按下钥匙上的启动,还是继续在旁边绕一圈,把问题留给钱包?
客观地说,新GL8智享版的上市并没有浪掷太多花哨的噱头。所有表面数据都摆在明面上——售价24.99万元,比先享版硬生生高出两万。出售理由很简单,也很现代:L2级驾驶辅助系统、360度全景+透明底盘、电尾门、智能防夹滑移门、升级车机。你情我愿,价格标了,配置上了,剩下的交给市场判决。
话说回来,在产品层面,GL8陆上公务舱的地位不需要再证明太多,过往数年的“宜商宜家神车”称号不是白来的。车长缩短19mm、高度增加31mm,虽然数据上微妙得连大多数老司机都未必察觉,但对于那些信奉“以大为美”的传统买家,或许有点眨眼之间的心理落差。还好,轴距还是那个3088mm,车内空间没动骨筋,二三排依旧够用,不用担心岳父大人嫌挤。
本次配置提升是核心。一套eCruise L2级辅助驾驶,是不是卖点?若放在三年前,无疑是愣头青吹牛。但今天,连十几万的小型SUV都敢标配L2,GL8如果再不上,倒像个念旧不肯学新技术的老好人。“360全景+透明底盘”这事儿,在实际用车时没经验的司机往往会在狭窄地库里手忙脚乱,老司机嘴硬归嘴硬,数据和可视化带来的底气,总比脑补来的自信靠谱得多。
说回最容易被忽略的动力系统。这次继续沿用2.0T+9AT的组合,174kW、350N·m。往年早就被一些五菱老粉或自主大V揶揄:“GL8还不是买套壳换标发动机,主打一个祖传调校。”但说归说,这套可变缸技术的实际表现,在满载高速与市区穿梭里,既满足了“客户至上”的面子需求,还为钱包撑起点保底的实用主义。闭着眼睛选,不会错——当然,也别幻想它能在红绿灯劈个17秒零百。
这些年,人们总喜欢用“性价比”给汽车产品下定义——GL8的一点无奈是,曾经主打舒适豪华的它正在被“智能化”这个赛道逼得加快脚步,配置越来越多,旧主人却未必全都能用得明明白白。有时候,看着后排那个双12.3英寸的大屏,免不了想,这要让我高中的物理老师没提前退休,光讲讲它屏幕刷新率和高通8155芯片车机协同都够开三个小灶。而现实是,绝大多数人把它当大号MPV,偶尔用用Apple CarPlay或者车机远程控制,剩下的按钮和语音交互,攒着留给孩子去琢磨。
至于价格上涨,两万元能换来什么?在当前的乘用车市场,没点自嘲精神还真容易陷入“没买到早知道”的悔意循环。两万块,有人觉得贵得难以启齿,有人觉得添置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家里老人孩子多了点保障,贵得有道理。坦白讲,它既不是抢白菜的跳水价,也谈不上智商税。更像是那种饭馆新出了套餐,稍贵一点,但荤素搭配整体看齐了时下流行。“不用不一定不上瘾,但用过以后也就这么回事。”——倒有点像多年后看自己的婚纱照,糊涂归糊涂,该花的都花了。
当然,任何配置的提升和价格的博弈,终究还是要看需求。L2级辅助驾驶系统远没智能驾驶那么玄幻,但它的存在感,在高强度长途或频繁通勤的时候可能比你自认为灵巧的脚更靠谱。至于360全景、透明底盘、电尾门这些,多少有点“买一赠四”的意味——成家立业到这个阶段,买的不只是空间、动力和配置,还买一份“哪怕只是心理安慰”的安全感。专业做法告诉我,这些增强配置带来的真实使用率,远远低于宣传单上的热度,但厂家的算盘算的是流量和关注度,而我们用户是在拿真金白银找平衡点。
唠到这里,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在一线混迹多年的人,对汽车产品的冷静分析早已免疫了情怀和广告词。“智能化时代,不进步就是落后”,厂家的自我进化倒也并非毫无意义。只是无论技术怎么更迭,别克GL8所在的位置依然被“体面经济”和“家庭维稳”这两根主线给稳住了根基。
最后丢个问题给屏幕前的你:面对一台升级价格“双提升”的GL8智享版,你是会为一套二级驾辅系统和便利配置买单,还是觉得“多花的钱买了用不着的心安”?会等下一次再有小幅升级“新意”,还是本就准备让这台大块头安安稳稳陪伴五年、十年?让市场做决定,也让时间告诉我们,到底哪些变化是真正被需要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