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瞅见“2026款”这几个字,我压根儿没惦记这车多飒,反倒是咂摸出光阴似箭的滋味儿。
昨儿个还在掰扯2020的妖风,一眨巴眼,三年后的新车都上架了。
零跑C10新款亮相,12万多的起步价,初听着挺诱人。
纯电、增程都备齐了,还能捎上激光雷达,配置表拉得老长。
可麻烦也来了,如今新能源车市已经卷成麻花了!
各家都在玩命,零跑这招,到底能不能稳住阵脚?
先扯扯这价码。
12万多,能淘换到啥?
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星瑞,甚至有些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轿车也在这个价位段扎堆。
消费者又不是愣头青,肯定要精打细算,比配置、比牌子、比口碑。
零跑C10想冒头,光靠“划算”这仨字儿怕是镇不住场子。
再瞅瞅配置。
啥“同级独一份”爆胎稳定控制系统,啥“同级独苗”SA8295P智舱,听着挺唬人,可上手体验咋样?
这些“独一份”是不是真能挠到用户痒处?
还是纯粹是营销噱头?
消费者要的是货真价实的功能,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有人说,零跑的看家本领是智能化。
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瞧着挺高精尖。
可自动驾驶这玩意儿,现在还属于“画饼充饥”的阶段。
真要在马路上溜达,能有多靠谱?
消费者敢不敢把身家性命托付给这些“黑科技”?
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喽,零跑也有自个儿的底气。
比方说,全域800V高压快充平台,这的确是个加分项。
充电速度嗖嗖的,续航焦虑就能松快不少。
可问题是,快充桩的铺设速度能跟上趟儿吗?
要是找不到快充桩,或者快充桩那边排长龙,这800V的优势就打了水漂。
还有人叨叨,零跑的腾飞,象征着中国汽车工业的精进。
这话不假,可精进不等于一蹴而就。
中国汽车品牌想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品牌价值、售后服务、用户体验等等。
说起用户体验,就不得不提零跑的交付那些事儿。
这回新款C10分批次交付,悦享版先走一波,激光雷达版稍后跟上,530舒享版还得等到六月中旬。
这种分期付款似的交付方式,很容易惹恼用户。
等得时间长,消息又不透明,很容易让人心烦意乱,产生怀疑。
当我们一门心思把原因归咎于“产能吃紧”时,是不是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症结?
比如说,供应链管理水平、生产流程优化、市场预测的准头等等。
说白了吧,零跑C10的上市,可不仅仅是发个新车这么简单。
它背后映衬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市的角逐,技术革新的方向,用户消费的考量等等。
想在这个市场里站稳脚跟,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够硬,还要眼光够毒,手脚够麻利,以及一颗对用户负责到底的真心。
所以,2026款零跑C10,能不能一炮而红?
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
但能肯定的是,它要面对的坎儿,比咱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