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表示不会用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小米不是同赛道对手!

保时捷表示不会用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小米不是同赛道对手!

🚨 销量暴跌42%!保时捷电动车型要“撤出中国”?

老司机们,今天这瓜有点大!保时捷CEO奥博穆在2025上海车展上甩出一句狠话:“未来两到三年,可能停售在中国的电动车!”这消息一出,全网炸锅。

要知道,保时捷一季度在华销量暴跌42%,直接“跌冒烟了”,电动车型Taycan全球销量更是腰斩50%。

曾经的中国豪华车“顶流”,如今连“支棱”都费劲。

为啥卖不动?价格硬刚+本土化拉胯。

保时捷电动车型定价是真“上头”——Macan EV起价72.8万,Taycan 4直接破百万。

反观小米SU7 Ultra,1548马力、2.78秒破百的狂暴性能,售价不到30万,网友直呼“米时捷真香”!可奥博穆却放话:“小米的低价策略和保时捷的驾驶能力没法比。

”这话听着咋有点“走路摇头晃脑”的味儿?

保时捷表示不会用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小米不是同赛道对手!-有驾

🔍 不降价、不妥协,保时捷的“傲慢”值不值?

“装逼利器”还是“油老虎”?

保时捷的电动车型主打高端,但用户痛点一个没解决。

比如Taycan,百万级定价却只有“买菜车”的续航焦虑,WLTP续航500公里出头,对比国产新势力动辄700公里+,直接被“劝退”。

更扎心的是,中国消费者偏爱大空间、高智能,而保时捷连后排空间都不愿调整。

奥迪都为中国定制加长版电车了,保时捷还在坚持“原汁原味”,这操作属实让人“气的蹦起来”。

保时捷表示不会用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小米不是同赛道对手!-有驾

技术亮点?只剩“驾驶信仰”!

要说保时捷的强项,底盘操控确实“顶呱呱”。

Macan EV的悬架调校、Taycan的弹射起步,开起来还是“驾驶玩具”的味儿。

但三电系统呢?电池容量、充电速度被国产车甩开一条街。

智能化更是“老咕噜棒子”,L2级辅助驾驶还得选装,小米SU7的城区NOA都标配了。

奥博穆说“不把小米当对手”,可市场销量却“打脸”打得啪啪响——SU7首月销量破万,Taycan全球才卖1.4万辆。

🏎️ 保时捷VS小米:谁在“自嗨”,谁在“真香”?

保时捷表示不会用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小米不是同赛道对手!-有驾

价格战?保时捷:“我不玩!

当比亚迪、华为、小米卷配置、卷价格时,保时捷选择“躺平”。

奥博穆强调:“维持符合品牌定位的价格策略。

”翻译过来就是:“降价?不可能!”这态度看似硬气,但中国新能源车市已成修罗场,BBA都在疯狂推平价电车,保时捷的“高贵”人设还能撑多久?

小米SU7:“车界网红”还是“国民神车”?

小米SU7 Ultra被称为“装逼利器”,外形神似Taycan,性能却更狂暴,价格还不到三分之一。

网友调侃:“保时捷的皮,小米的魂,这波赢麻了!”但奥博穆认为,小米的“低价”和保时捷的“驾驶能力”不在同一赛道。

问题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时,谁管你赛道不赛道?

保时捷表示不会用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小米不是同赛道对手!-有驾

🤔 保时捷的出路:死磕燃油车,还是拥抱电动化?

保时捷宣布将在中国建研究院,试图“读懂”消费者。

但电动化战略却左右横跳——一边说要推纯电Cayenne,一边又暗示可能停售电车。

这种摇摆,像极了燃油车时代的诺基亚。

老司机们,你们觉得保时捷的“不降价”策略是坚守品牌调性,还是固步自封?当小米们用性价比撕开市场,保时捷的“驾驶信仰”还能圈粉多少土豪?评论区聊聊——“你会为百万电动保时捷买单,还是转身拥抱国产性能车?

祝大家事事顺心,买车如买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