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还是头铁,新一代帕里斯帝方向错了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现代汽车新推出的帕里斯帝。 这台号称“50万以内最强混动SUV”的进口车,预售价29.38万起,听起来挺唬人是不是? 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先说个有意思的数据: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从2016年的近180万辆,锐减到2024年的23.3万辆,市场占比连1%都不到。 这种情况下,现代还拿出一台30多万的进口SUV,是不是有点“头铁”?

先看看帕里斯帝到底什么来头

这台车是现代进口的旗舰大六/七座混动SUV,三个版本预售价从29.38万到36.38万。 动力方面搭载2.5T混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334马力,峰值扭矩460牛・米,比大众途昂和汉兰达都要强。 尺寸上车长5060mm,车宽1980mm,轴距2970mm,确实是个大家伙。

单纯从参数来看,帕里斯帝似乎还不错? 但朋友们,咱们买车的都知道,参数只是敲门砖,真正用起来怎么样才是关键。

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变了

现代汽车还是头铁,新一代帕里斯帝方向错了-有驾

想想看,现在30-40万价格区间的中大型SUV市场简直就是一片血海。 传统燃油车有大众途昂、福特探险者、丰田汉兰达,新能源阵营更是强者如云:理想L8、问界M8、蔚来ES8……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现代汽车(中国)区销售品牌副总裁印庸壹在成都车展上说,他们引入帕里斯帝“首要目标并非盈利”,也不期待一上市就卖几万台,而是想通过这款旗舰产品重塑消费者对现代品牌的整体认知和高端形象。

这话说得挺漂亮,但朋友们,你们觉得在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靠一款进口燃油车能重塑品牌形象吗?

中国消费者要的是什么?

经过这么多年造车新势力的“教育”,中国消费者早就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 动力强劲? 在电动车时代,动力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随便一台二三十万的电动车,百公里加速都能轻松跑进5秒内,你那334马力还有什么优势?

现代汽车还是头铁,新一代帕里斯帝方向错了-有驾

中国消费者现在要的是智能化、舒适性和性价比。 智能座舱得人性化,智能驾驶得有点“人味”,车内还得有冰箱彩电大沙发。 这些东西帕里斯帝给了吗? 给了,但给得不够彻底。

说实话,帕里斯帝更像一个传统的奶爸车,空间大,造型敦实,安全配置也不错。 但这些在现在的市场上已经不够看了。 没有令人惊艳的智能科技,没有极致的舒适配置,光靠“进口车”的名头和不错的空间,真的很难打动消费者。

进口车的身份是优势还是负担?

放在10年前,进口车可能还有点光环效应,甚至会有消费者愿意加价购买。 但现在是什么时代?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汽车出口量达到641万辆。 中国汽车产品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而是在全球市场都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还指望靠“进口车”的身份来提升品牌形象,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 进口车意味着更高的价格,但未必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相反,由于没有本土化,很多功能可能并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现代汽车还是头铁,新一代帕里斯帝方向错了-有驾

韩系车在中国的问题出在哪?

其实不只是现代,整个韩系车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曾经的年销近180万辆到现在的23.3万辆,这跌幅可不是一般的大。 为什么韩系车在中国越来越不好卖了?

说到底还是产品力和品牌认知度的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现代起亚虽然也有电动车型,但在中国的存在感实在太弱。 当其他品牌都在积极推进本土化,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时候,现代却拿出一台进口的帕里斯帝,这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

帕里斯帝应该怎么做?

如果真的想重塑品牌形象,现代最应该做的是拿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进行充分的本土化,而不是靠一台进口燃油车来撑场面。 高端形象不是靠“高价格”来定义的,而是需要实打实的产品力、经得住考验的服务体系以及历久弥坚的品牌力。

退一步讲,就算非要推帕里斯帝,也应该走“高性价比”路线,以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来抢占市场。 29.38万的起售价,在同级别中真的没什么优势。 要知道这个价位已经可以买到很多产品力极强的国产新能源SUV了。

结尾思考

朋友们,看到这里,你们对新一代帕里斯帝有什么看法? 你会考虑花30多万买这样一台进口SUV吗? 在这个中国品牌已经崛起,智能电动车成为主流的时代,现代汽车的这种操作确实让人有些费解。

或许真如他们自己所说,不是为了销量,只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 但如果连销量都没有,品牌形象又从何而来呢?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