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手指数一数,2025成都车展这茬新瓜里,最惹人眼球的,绝对少不了岚图追光L的“重磅登场”。
但话说回来,这辆车到底凭什么敢叫板豪华混动轿车的天花板?
设计够不够炸裂,座舱玩得有多6,智能真能拯救人类驾驶犯懒的毛病吗?
长续航是不是虚标的PR把戏?
而且岚图追光老款口碑就挺“四不像”的,这次L型升级到底能不能把自己从含混的泥坑里咕咚爬出来?
咱今天不妨一竿子捅捅这摊“蜜里调油”的表面,看看底下有没有暗礁。
现场,扑面而来的仪式感,说是“鲲鹏展翼”,一股子不服气的劲头立马体现在那34根垂直镀铬格栅上。
数一数倒是容易,就怕哪根没抛光够呛,结果在聚光灯下反成了“美黑灯”。
不过好在岚图“手艺活”没掉链子,每根拉出来都亮得晃眼。
有人嫌“堆料”,说金属感用力过猛,像是工业风装置艺术大赛的闹钟,小资气息快溢出来了。
但如果你本来就喜欢酷冷严肃style,那这波审美暴击估计正中下怀。
贯穿的LED灯带和分体式灯组连成“一”字,从远处望就像一只高冷眼神要你膜拜,被盯上的同感有没有?
紧接着往下看,整车线条是那种流畅丝滑的“丝带溜背”,没有半点肌肉疙瘩感,走的是优雅路线,不打野兽牌。
风阻说到极致,官方给出0.22Cd的风阻系数——这数能拿去和风油精PK一下谁更润滑。
镀铬窗边条和那副大面积轮毂,多辐式造型让车腰线跟溜冰优等生似的,刚柔并济,哪怕停那啥大商场地下车库,也能靠气场硬压一头宝马5。
尺寸方面那更离谱了,车长5125mm、车宽1980mm、车高1505mm,轴距3010mm,光说数字还没感觉?
市场卖家描述——“同级之最”——一点都不过分。
后排空间真正能随便跷二郎腿,你要是身高1米9也能轻松斜靠,再也不用给膝盖找借口嘀咕了。
内舱更是这车的高光区间,前排用的真皮座椅,填充得软糯弹牙,像果冻垫子,又不失基本支撑力。
除了加热通风按摩这些功能,官方还玩出了“多模式多强度按摩”——你累,选舒缓;堵车,选深推;追剧,选震动。
开车开成享受,打工人眼里简直堪称隔壁老板级福利。
后排体验更是要逆天,航空级设计名不虚传,12°可调靠背+头枕+能伸出150mm的腿托,谁家娃要是能把后排当网课临时教室也不用惊讶。
商务出行、家族自驾、甚至想小憩一时——车里秒变私人头等舱。
独立空调控制和多媒体面板、小桌板都全了。
你说它不伺候好后排都对不起自己这身“贵族皮”。
当然,动力数据一摊开,咱也得认真拿放大镜瞧一瞧。
表面是1.5T插混发动机,听着挺日常吧。
再细看,净功率105kW、峰值扭矩210N・m,想节约也能暴力,完全看个人喜好怎么踩。
有心脏就有激情,前后双电机实力不容小觑——前150kW,后230kW,合成最大380kW,峰值扭矩800N·m。
配起来等于“平地飞升”版本的拉风。
请注意,这不是纸上谈兵。
在城市路口等着绿灯,起步那股劲头能直接秒杀一大把假“轿跑”。
高速一脚油门,推背感要多直接有多直接,想体验赛车“磁悬浮”那味可以大胆试试。
五一高速堵到龟速,也不用怕没劲儿爬坡。
再聊核心,续航数据才是真正令人半信半疑又羡慕嫉妒恨的。
首先它带着63kW·h三元锂电池,纯电CLTC续航410公里,比不少纯电车还横,插混阵营里直接封神。
这就意味着啥?
上班族可以每周只用纯电模式自由通勤,短途出行油都用不上,省心又省钱,钱包笑出声。
综合续航(CLTC)1200公里的夸张表现,基本决定了,长途自驾自信满满,哪怕五一、十一堵在半路也不用刀片边充电。
妥妥续航焦虑的“心理安慰剂”+“实际主义”,这波直接大写的“稳”。
说完机械,岚图追光L最让车迷吃惊的是它跟华为的“深度联名”。
乾昆智驾系统是招牌,1颗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2颗高清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密密麻麻一圈环绕,安全感噌噌上涨。
城区NOP、自动泊车、记忆泊车、那些什么繁杂路口通通不是问题。
遇见“开车达人”晋级“全能副驾驶”,想跟“手机党”抢活,这波AI肯定得分一半。
鸿蒙座舱就像个“行走在路上的大平板”,15.4英寸屏幕一竖,10.25英寸仪表补上,界面流畅度和互动反馈简直像手机刚出厂的新鲜感。
语音助手特别聪明,喊它小岚,导航、调音乐、吹空调、甚至帮你查股价、和手机、平板“无缝换屏”,整个一个“智能家居”打包进汽车,甚至家里那款IoT都得认亲。
你要问:这么“高大全”的结合体,岚图追光L上线后会不会直接碾压对手,一跃成为爆款新宠?
说实话,这事儿还真不能“all in”。
原因嘛,其实就在于岚图车型自己都曾迷茫。
早年老款定位模糊,豪华不彻底,运动又没狠劲,连市场“坐等瓜熟”的用户都挑得眉毛飞天。
现在呢?
追光L索性直接全面向豪华靠拢了,体验、配置、品牌调性跟鸿蒙死磕。
但“能否复制梦想家的神话”?这个问号,大写的还得摆着。
一车再酷,品牌心智杂草多,也得买账的人说了算。
毕竟这里是中国,又是豪华混动车卧虎藏龙的红海,抢蛋糕的“野路子”可不止一个岚图。
其实各路车企都怕一点:堆积配置容易,打造持久品牌形象难。
用户眼里追光L就是标准的站队“智能化+豪华体验+长续航”,但体验链只要某处断了,舆论分分钟掀桌。
现在市场对所谓“豪华”标准也更加苛刻,光靠内饰精致、座舱舒适已经不够,还得自带高阶驾驶和数字思维,“豪华=科技×舒适×身份”仿佛谁少一项都不及格。
而岚图追光L和鸿蒙联名,更像在卷“全家桶”,但真要问,有多少人为一套鸿蒙买单?
周围有懂车的小伙伴,勾画心里理想车,十有八九要求“省油、安静、续航远、皮实、智能”,谁也没多念一嘴“岚图追光”。
这说明什么?
品牌认知带来的原生短板,绝不是一招“黑科技爆发”能覆盖的。
就像打手游一样,你装了十件神装,只要手速不跟上,结局依旧可能“团灭”。
但再挑剔,这次岚图追光L确实给到了一种“焕新”的信号。
哪怕它没法一步到位PK一众老牌豪车阵营,至少在混动车型转型的关键点上,没掉队,甚至偶有惊喜。
反正这把流量已经抢进来了,用户投票才有说服力。
一辆好车,拼的是技术、配置、场景感知和用户认同感,不能“只卷参数”忘了自己是谁。
谁最后能成为新豪华车的“流量密码”,远不止发布会一夜的热闹——更要一轮一轮扎实地把体验打磨到极致。
写到这里,其实也就剩下那么一句:岚图追光L上的这场“豪华”大考,到底有没有“通关秘籍”,还真得市场和时间检验。
大家觉得,L这波操作算不算翻身仗?
你有兴趣亲自去体验试驾一下,把这“旗舰”吹得水落石出吗?
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各路老司机隐藏的真话比官宣还精彩……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