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还没饿死在被“新能源”宣传淹没的新闻里,基本就会听说一个消息:奥迪砍了RS6 E-tron。什么?你还挺关心豪华车企的命运?那只能恭喜你,离成为后浪被拍死的距离又近了一步。是的,那台本该炸天的纯电动高性能瓦罐,RS6 E-tron,连油门踏板都没来得及踩,就进了历史的垃圾桶——理由很简单:它太高性能了,所以没人要。
这消息传来,属实让我五味杂陈。毕竟这世界很多东西都是越快越没人要,譬如高速发展的物价、快速上涨的房价、以及老板的心情。所以奥迪觉得,没人要高性能电动车,也合理。毕竟谁还不是“佛系”上路呢?反正油门深浅和人生梦想一样,归根到底,都是“浪一浪就算了”。
你还记得去年的那批谍照顶流吗?A6 E-tron测试车,长得跟谁都能亲一口的Sportback,还有贴地飞行范儿的Avant,一身吊炸天的造型,仿佛命中注定是要飙进派出所的节奏。保险杠上张着夸张的大嘴,扩散器就像愤怒的小鸟扮凶,仿佛下一秒冲出屏幕砸你家电视。那会儿大家还兴奋地磕瓜子预测,这纯电RS6一准会颠覆世界。现在好了,全成了泡影。哪天要是奥迪的造型设计师哭出声,我也不会太意外,一把辛酸泪全喂了空气。
问问自己,真有人会为高性能电动车买单吗?有钱的大佬买得起,开不出来;普通打工人想开,拿不起。大家都想开快车躲堵,却又怕奶奶在副驾吓断气。一番算计下来,买燃油车的继续喝汽油,开电车的接着充电,抢救高性能电动车的奥迪终于在热泪盈眶中消费降级,喊了声“撤了撤了”。
说穿了,其实市场啥都不傻,奥迪自己最清楚。不过,这事让我想起小时候学校里的那场篮球赛:体育老师说让大家自由投票选最想来场比赛谁也不敢举手,结果老师自己上场表演灌篮。等到新一代车型发布,最终还是自己上场玩碳中和的游戏。高性能纯电车,售价、定位、用户、基础设施,件件都卡脖子。买得起的不稀罕,稀罕的买不起。最后,“高性能”就成了车企的自恋型人格,左手鼓掌右手自嗨。
奥迪内部人员拍胸脯说:“市场不需要,所以我们砍了。”实际上是“我们造不动,顺便赖一赖消费者”。高性能电动车,想成为新一代高富帅,连现实版霸道总裁都觉得腻味,更别说工薪卡点上厕所的打工仔。再说电动车玩性能,等于让电池过劳死。“高性能”三分钟,“快充”半小时,“续航”还得祈祷国家电网争气。真飙得动的顶多朋友圈发个加速视频,再顺便怀疑下人生意义:一个瓦罐能有啥好炫耀的?
市场上最能打的变成了S6 E-tron。551匹马力,做梦都想着和保时捷肩并肩,基于PPE平台,百公里续航说得天花乱坠。我听着就想笑,S6 E-tron还在那儿装笔,顶多就是给中产“我有钱但不用炫耀”找理由。你开它最多能体验一把:在应急车道上让摩拜骑手嘲笑“你还不是得充电?”
说白了,“高性能电动车”这个物种本身就跟“金枪鱼味的素肉”一样尴尬。你说它环保吧,电来路可没讲清楚。你说它快吧,真激情驾驶,电池掉电那叫一个飞速。最妙的是电车高性能本来就不稀罕,全世界电机“推背感”随手就来。可你真去赛道拉一圈,比拼的不是谁更快,而是谁最后一圈还能回得来。于是,消费者的热情像漏电的电池,总能被现实劈得啪啪作响。
有的人说,高性能电动车的原罪是过于安静。没了发动机咆哮,省得熬夜被交警请去喝茶。真是“安静得让人心慌”,就像吃了太多清淡的油条,尴尬癌都犯了。想象一下,以后高铁上可以听见充电宝咕噜一声放电,却再听不到汽油怒吼,连弹幕都难刷几个字。
别误会奥迪不爱你,它只是不爱花钱给你造冷板凳的梦想。粉丝别哭,厂商比你心碎。你惦记的热血,其实是资本压榨工程师的氧。现在,传统RS6粉依然可以期待传统“燃”魂,还在开发新一代RS6 Avant,全副武装:RS套件、鲶鱼嘴进气口、狂野轮拱、标志性双椭圆排气。你要声浪有声浪,要张扬有张扬,外加一桶桶真正的汽油味。宝马M5 Touring流一串泪,表示压力很大。这两大老对手继续在燃油味的庙会赛道上扔石头,时不时还拉上工程师去隔壁拌吵。
顺便说一句,新RS6插混系统也不是吃素的。有人预言会用双涡轮V6,也有人死磕V8。这就好比吵架,谁嘴大谁赢,但别忘了最后得还看领导心情。兼顾性能、省油、环保,左右讨好。感觉像上法庭自我辩护——背后有人盯着预算,面前有粉丝check账单。至于能不能只用插混摆平环保怒火?只能靠奥迪工程师晚上拜一拜电动车大神,早上再添点汽油香。
所以说,真正高性能的,还是资本的算盘。顶多留个混动版,既有“我也碳中和”说辞,又能招呼“我燥得快”,还混得一手好资格。对赌政策、安抚市场、顺便付出点情怀税。完美地兼顾了阳奉阴违和赚钱三观。
至于那些对RS6 E-tron哀悼的铁杆玩家?别难过。你爱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本不存在的乌托邦。你渴望的不仅是速度,还是那飞驰在“环保梦与性能脑洞”之间的中产肥皂泡。今天,新能源浪潮一阵高,一阵低,说是“马路赛道齐飞”,实际得活成“插混与荷包共泣”。至于纯电动高性能啊,存在过、谣传过,再见就别回头。
倒是一些车厂自带段子能力,干脆学会甩锅术:“不是我不爱造,是你们不爱买。”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电动瓦罐再凶猛也构不成野心,就像用牙签掏耳朵,永远刮不出熊猫。最终,凡人归于柴米油盐,“流线型+大音箱+空气悬架”,谁开谁知道,谁用谁心酸。
时代总需要点高性能青花瓷,只是期盼的人总不肯掏真金白银,可天价电池你以为不是钱?高性能电动车夭折,也算是一桩环保事业里的轻喜剧,让无数媒体和键盘侠有机会写长微博怀旧+输入法灯火通明。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就像新能源补贴,永远在遥远的彼岸。
所以啊,生活已经很难了,RS6 E-tron永远不会驶入你的车库,充满电的梦想终究在夜深人静时自动断电。以后再有类似新闻,大家继续装出震惊的样子,一边感叹新能源的荒诞人生,一边转身去买那辆被炒成神话的传统RS6。至于性能、电动、环保、市场,谁管?反正朋友圈发型和心态调得好,啥车都能开出孤独感。
就此收笔,纯电RS6变成口头禅,说出来还挺带感:反正都夭折了,何必当真。毕竟这年头谁都有点“E-tron”,不信?摸摸你枯竭的钱包,听听你清醒的理想,再照照倒影里的自己——比RS6还更快消失的,永远是你的激情。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