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边的风有点大,直升机拉着“NIO Day”的横幅掠过天际,身下是高楼和车流,还有八十万蔚来车主的复杂心情。
有人举着手机拍视频,弹幕里花样调侃:这年头,连汽车圈都能把用户宠成流量明星。
你说,蔚来这股劲头到底是疯了,还是疯对了?
谁还记得2019年?
蔚来当时差点没挺住,李斌熬夜忙到眼圈发黑,社区里的铁粉却硬是把这摊事儿撑了下来。
那会儿,大家都说新能源是风口,结果一转眼,风变成了刀。
别的车企掐着成本过日子,蔚来却偏偏琢磨怎么让车主“玩得开心、留得住”。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把发年终奖的钱都拿去租场地,包场、搞演唱会、抽门票。
成都国际车展,全新ES8一亮相,朋友圈气氛有点像春晚抢红包,谁中了票,谁就成了社群里的“锦鲤”。
财报数字却冷得像空调直吹。
季度亏损几个亿,投资人微信头像都换成了绿油油的表情包。
有人开玩笑说,“蔚来烧钱的速度,比我周末点外卖还快。”
可你去翻那些社区和APP,用户黏性高得离谱,评论区比娱乐明星粉圈还热闹。
SEO关键词“蔚来社区活跃度”“NIO Day门票”“蔚来车主复购率”,这些词条背后,是一群人用真金白银和时间投票。
去年NIO Day,我在现场蹲到凌晨三点,现场气氛说实话,比不少音乐节都炸。
有人举着牌子找朋友,有人组团合影,有人顺手把新车参数聊得头头是道。
蔚来完全把车主聚会玩成了粉丝经济,甚至比乐队巡演还会整活。
你说这钱烧得值不值?
数据是不会骗人——2024蔚来复购率56%,这不是靠广告砸出来的,是靠一场场活动、一次次社区运营、点点滴滴的用户体验堆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蔚来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他们不想只做冷冰冰的卖车机器,更想做点“有温度”的事。
你去APP日活榜单上看,蔚来车主天天晒生活、晒数据、晒充电体验,热闹得像个移动“朋友圈”。
别家车企还在琢磨怎么“卷技术”,蔚来已经在琢磨怎么卷人气。
有人质疑:“这不是自嗨吗?”
可你真去问那些车主,心里都明白——仪式感,真能让人上瘾。
投资人就不这么想。
每季度亏损一出来,资本市场直接变脸,股价像过山车,心跳跟着上下翻腾。
媒体一通追问:“李斌你钱花哪儿去了?”
他要是能摊开账本,估计每一项都能写上用户名字。
NIO Day场地、嘉宾、体验馆、服务升级、积分体系、社区福利……每一笔都不小。
说是“花在老车主身上”,其实也算没说错。
说起来,蔚来这套操作,有点像梅西离开巴萨加盟巴黎——明星光环加持,商业与情感双重夹击,谁都想把“家庭”经营成堡垒。
蔚来硬是把车圈变成了粉圈,花钱买体验,买的不只是新车,更是归属感。
你说这套打法能不能长久?
没人敢打包票。
新能源市场卷得像战场,理想卷家庭,小鹏卷智能,特斯拉卷价格,蔚来偏偏卷社区——像极了那个班级里最会组织活动的班长,成绩忽高忽低,但人气永远在线。
有时候我会想,蔚来要是有天真把账做平了,还会不会继续宠粉?
还是说,潮水退去,仪式感就成了过眼云烟?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那么多奇迹,也没人能一直光鲜。
蔚来这一路走来,既有疯狂,也有深思,既有投资人的冷眼,也有车主的归属。
NIO Day的门票,有人羡慕、有人吐槽、有人抢破头。
你说这像不像一场“成年人的追星”?
只不过主角从舞台换成了车库。
我倒挺想问问,下一个NIO Day你还会抢票吗?
还是说,等到哪天蔚来不再亏钱,你也不再关心那些“钱花哪儿了”——只想着,换电站是不是又多了一座,社区活动是不是还能再热闹点?
反正,成年人的世界里,谁还没点仪式感的执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