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能源车充电安全和电池寿命的话题,又一次成了大家饭后闲聊的焦点。
很多人都听说过半夜充电时车辆突然出问题,甚至把邻居都吓一跳的新闻。
这让不少已经买了或者正打算买新能源车的朋友心里犯嘀咕:这电动车开着是省钱又环保,可这电池到底靠不靠谱?
会不会哪天我的车也给我来这么一下?
其实,这些看似突然的故障,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电池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在向我们“喊救命”了,只是我们没太在意,或者说,没看懂它的“脸色”。
今天,咱们就用最普通的大白话,把新能源车电池这点事儿,从里到外给您说明白了。
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跟咱们用了几十年的手机电池,本质上是“亲戚”,都是锂电池。
大家肯定都有这个经验,一部手机用个两三年,电池就明显不耐用了,原来能用一整天,后来半天就得充。
汽车电池也是一个道理,它就是一个消耗品,随着使用时间和充电次数的增加,性能会慢慢下降,我们管这个叫“衰减”。
只不过汽车的电池组要复杂得多,容量也大得多,所以它的衰减过程更长,但道理是相通的。
根据最新的行业报告数据,到2025年,电池系统引发的故障,预计会占到新能源车所有故障里差不多一半的比例。
这说明,电池问题已经成了所有车主都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
那么,电池为什么会“生病”呢?
主要原因就是日积月累的“内伤”。
咱们可以把电池想象成一个仓库,充电就是往里存货,放电就是往外取货。
有两个行为对这个“仓库”伤害最大。
第一个是“暴力装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快充。
快充虽然方便,节省时间,但它用的是非常大的电流瞬间把电“塞”进电池里。
这种操作对电池内部的化学结构冲击很大,长期反复这样,就会加速电池材料的老化,让能储存的电量越来越少。
这就好比吃饭,偶尔狼吞虎咽一顿没事,但天天这么吃,胃肯定受不了。
第二个是“极端环境”,尤其是高温。
夏天地面温度动不动就五六十度,车子在太阳底下晒一天,电池的温度会非常高。
这时候如果马上插上充电枪,尤其还是快充,那简直就是给电池“火上浇油”。
高温会加速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副产物生成,这些东西会堵塞电离子的通道,增加内阻,直接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
当然,现在的车都聪明多了,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技术发展非常快,像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龙头企业,早就给电池装上了先进的液冷散热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给电池配了个“空调”,能让电池在工作时保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
也正因为这些技术的进步,现在新能源车的电池故障率,比起五年前已经降低了将近四成。
但技术再先进,也架不住咱们车主一些不好的用车习惯天天给它“上压力测试”。
既然知道了电池会受伤,那我们怎么才能及时发现它“不舒服”了呢?
其实方法有不少,由浅入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看车里的中控大屏。
现在大部分车在车辆信息或者设置菜单里,都有一个叫“电池健康度”或者“SOH”的选项,它会用一个百分比来告诉你电池当前的“健康状况”。
这个数字虽然只是个大概的估算值,但如果发现它在短期内有比较明显的下降,比如一个月掉了百分之一二,那就得提高警惕了。
想了解得更详细一点,可以看手机上的官方APP。
绑定车辆之后,APP里通常会记录你每一次的充电信息和行驶能耗。
你可以观察一下,比如每次充满电后,显示的续航里程是不是越来越少?
或者跑同样一段上下班的路,消耗的电量是不是比以前多了?
这些都是电池性能下降的直观表现。
最靠谱、最彻底的方法,还是去一趟4S店或者专业的维修厂,让他们用专业设备给电池做一次“体检”。
他们会把诊断电脑连接到车上,读取电池管理系统(BMS)里的核心数据。
这份报告会详细到每一组电芯的电压、内阻、温度、充放电循环次数等等。
一个健康的电池包,里面所有电芯的状态应该是非常均衡的。
如果报告显示有某几组电芯的电压明显低于其他“同伴”,那就说明电池包内部的一致性变差了,这几组“拖后腿”的电芯就是潜在的风险点,它们会影响整个电池包的性能和寿命。
特别是对于想买二手新能源车的朋友来说,花点钱做这么一次检测,看看电池的“底细”,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能避免买到“病号车”,省去将来无尽的麻烦。
查出来问题了也别慌,根据电池健康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如果健康度还在80%到85%之间,这属于轻度衰减,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用车习惯来延缓它的老化。
记住几个关键点:日常通勤用,没必要每次都充到100%,充到80%或90%就足够了,这样能让电池处于一个比较“轻松”的状态。
同样,也别等到电量快耗尽了才去充电,最好在电量还剩20%到30%的时候就及时补电,“浅充浅放”是延长电池寿命的法宝。
另外,夏天尽量选择在晚上或者地下车库等凉快的地方充电,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后立即快充。
如果电池健康度已经掉到了70%到80%这个区间,就属于中度衰减了。
这时候光靠自己保养已经不够,应该立刻联系厂家或4S店进行专业检测。
很多国产品牌都提供了很长的电池质保期,如果检测确认是电池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过快衰减,很可能可以享受到免费维修甚至更换电芯的服务,这能省下一大笔费用。
万一健康度真的跌破了70%这条线,那就意味着电池已经进入了重度衰减期。
这时候续航会大打折扣,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都会受到影响。
硬撑着继续用,风险比较大。
这时候就要认真考虑解决方案了。
传统的办法就是自费更换整个电池包,费用比较高昂,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不过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比如像蔚来汽车推出的电池租赁服务,车主可以不买断电池,而是按月支付租金来使用。
这种“车电分离”的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购车时的初始成本,也彻底把电池衰减的烦恼交给了运营公司,车主随时可以去换电站换一块满状态的电池。
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在新能源领域从技术到服务全方位的领先。
总而言之,对待新能源车的电池,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需要“勤检查、勤保养”,平时多留心,发现小毛病就及时处理,这样才能让它健康、安全地为我们服务更长的时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