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

说实话,小扶一开始看到这组价格,第一反应也是愣了下,毕竟以前这个价位能买到的,不是配置寒酸的入门燃油车,就是技术不成熟的小众新能源车,现在比亚迪把智驾、低油耗、大空间这些优势全打包,价格还压得这么低,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话说回来,很多人觉得比亚迪这波是单纯的 “价格战”,是在 “内卷”,但小扶觉得,这背后藏着的根本不是恶意竞争,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技术自信和产业底气的直接体现。

你想,要是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成本控制能力,谁敢这么大幅度降价?换做其他品牌,可能降个一两万就已经触及利润底线了,比亚迪却能在全系列车型上实现大额降价,还能保证自身利润,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降价的底气:不是赔本赚吆喝,是全产业链的硬实力

很多人疑惑,比亚迪为什么敢这么降?难道真的不赚钱了?其实不然,小扶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波降价的核心底气,来自于它让人难以复制的全产业链布局,这可不是简单的 “自产自销”,而是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成本掌控。

首先是核心原料的自主可控,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大头,而锂矿又是电池的核心原料。比亚迪在青海盐湖锂矿持有 49% 的股份,相当于把原料供应的 “命脉” 握在了自己手里,不用像其他车企那样看上游矿企的脸色,也不用承担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然后是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芯片,比亚迪都是自己搞定的。它的半导体 IGBT 芯片产能占到国内市场的 20%,2022 年芯片危机的时候,很多车企因为缺芯被迫减产,比亚迪却能通过自产芯片逆势扩产,这就是自主可控的优势。

还有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分摊,比亚迪 2024 年销量就达到了 302 万辆,2025 年目标更是瞄准 450 万辆,这么大的销量基数,让每台车分摊的研发成本大幅降低。它搭建的 e 平台 3.0 EVO,还有云辇控制系统、刀片电池这些先进技术,都能应用在多个车型上,不用为每个车型单独投入巨额研发费用。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说实话,小扶觉得,比亚迪的降价不是 “赔本赚吆喝”,而是把全产业链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转化成了市场竞争力。它的汽车业务毛利率能保持在 22.31%,就算降价,依然有可观的利润空间,这种 “别人降不起,我能降” 的底气,才是最让同行头疼的地方。

价格战的本质:不是内卷,是技术普惠和产业升级

很多人把比亚迪的降价定义为 “行业内卷”,觉得会导致恶性竞争,但小扶不这么看。在小扶看来,这波价格战的本质,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 “普惠化”,是产业从 “高端尝鲜” 向 “全民普及” 转型的关键一步,更是对传统燃油车和技术落后车企的 “优胜劣汰”。

以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价格偏高,5-15 万元这个主流消费区间,长期被合资燃油车垄断。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又担心新能源车的续航和成本问题,所以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比亚迪这次把插混车型的价格压到 10 万以下,甚至 5 万多的价位,正好击中了这个市场的痛点。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 年 5 万 —10 万元市场中,插混车型份额只有 0.6%,2024 年 1 月就上升到了 2.4%,这说明只要价格合适,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

此外,这波降价在倒逼整个行业升级。以前有些车企靠着 “油改电” 车型,就能在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技术落后还卖得贵。现在比亚迪用真技术、低价格树立了标杆,这些落后产能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小扶想到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上世纪 90 年代,家电行业也经历过激烈的价格战,但最终活下来的企业,都成了技术领先、全球知名的品牌,中国也从家电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大国。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类似的阶段,比亚迪的降价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走向全球的起点。

对市场的影响:消费者受益,行业重构,全球突围

比亚迪这波 “王炸” 抛出后,整个汽车市场都被搅动了,影响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价格竞争,正在引发消费者选择、行业格局和全球市场的三重变化。对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购车成本大幅降低。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对行业来说,格局正在被重构。合资品牌的价格体系受到了冲击,以前靠品牌溢价卖高价的车型,现在不得不降价促销,凯迪拉克 XT4 指导价 22.97 万降至 15.99 万,降幅达 30%,但销量依然不尽如人意。

此外,这波降价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突围铺平了道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i 混动技术,在安全性、经济性上都有明显优势。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小扶记得,中国高铁一开始也是从引进技术开始,后来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核心技术,不仅在国内普及,还走向了全球,成为了 “国家名片”。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走类似的道路,比亚迪的降价,就是在国内市场夯实基础,为全球突围积蓄力量。

背后的深层逻辑:国家战略与产业自信的双重体现

很多人只看到了比亚迪的降价,却没看到这背后的深层逻辑,小扶觉得,这不仅是企业的市场策略,更是中国国家战略和产业自信的双重体现。现在全球都在推进 “碳中和”,新能源汽车是绿色转型的重要领域,中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就是要在全球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网友:这价是要卷死同行?-有驾

此外,这体现了中国的产业自信。以前,中国汽车行业一直处于 “跟跑” 状态,核心技术被老外品牌垄断,只能靠合资、代工生存。而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了 “弯道超车”,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在技术上已经超越了很多国际品牌,能够自主制定市场规则,通过价格战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降价只是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比亚迪的这波 “王炸” 降价,确实让整个车圈震动,但小扶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还会越来越亲民,渗透率还会不断提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是买新能源汽车的好时机,技术成熟、价格亲民、选择多样。对于行业来说,这是一次 “洗牌”,也是一次升级,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成本控制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网友说比亚迪 “卷死同行”,但小扶觉得,这种 “卷” 是良性的,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诞生真正的强者。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