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

提起两轮电动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雅迪、爱玛这些顶流品牌,但你知道吗?在浙江省台州市,有一家企业从2003年就默默扎根,用20年时间从一家地方小厂逆袭成“绿色动力之王”,它就是立马电动车,一个靠技术硬实力和“大动力”标签闯出一片天的国货品牌,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立马电动车的22年逆袭之路,看看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2003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刚起步,满大街跑的都是样子货,电机没劲、续航拉胯是通病。立马创始人应光捷带着十几个工人在台州租了个小厂房,一头扎进实验室搞研发,那时候同行都笑他“傻”,放着现成的设计不学,偏要自己捣鼓高电压电机,可应光捷认准了一个理儿:电动车要是没劲儿,还叫啥车?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2006年,立马甩出个“王炸”,68V超强V8核磁动力机,爬坡就跟玩似的,一下把行业动力标准拉高了一大截,那时候雅迪在干啥?忙着砸钱打广告,靠着“中国驰名商标”和明星代言疯狂圈地,一个闷头搞技术,一个拼命做营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子,也注定了两家企业后来的性格。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2010年,立马干了件轰动全国的大事——让电动车飞越黄河壶口瀑布18.3米,当女车手驾驶着立马电动车腾空而起时,底下观众都看傻了:这哪是电动车,分明是“电动小飞机”啊!这一跳不仅跳出了吉尼斯纪录,还跳出了200多项国家专利,同年,立马在浙江、河南、河北建起三大生产基地,年产能直奔500万辆,2500家门店像毛细血管一样扎进二三线城市。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反观雅迪,同期走的是“资本狂飙”路线,2012年傍上伦敦奥运会,2016年港股上市,门店数量一路飙升,但雅迪的“快”也有代价,早期电池安全问题被曝光,质量口碑一度翻车,而立马靠着“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的金字招牌,稳扎稳打地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2015年,电动车行业刮起智能化风,大家都在拼App控车、电子围栏,立马却玩起了“技术混搭”:和西南大学联合研发自适应电机,和德国博世合作推出U磁动力系统,直接把续航和动力拉到新高度,2023年更绝,签约篮球巨星易建联,把“大动力”和体育精神绑在一起,玩起了年轻化营销,你能想象吗?一个技术宅男突然穿上潮牌,跳起了街舞,还跳得有模有样。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雅迪则把重心放在全球化上,2019年越南工厂投产,2025年全球销量破1亿台,门店开到了墨西哥和印尼。但摊子铺得太大,也让人担心“品控会不会跟不上”。而立马悄悄搞起了“超级工厂”,6.3小时就能造一辆电动车,效率高得吓人,还把双簧减震、GBS超级制动器这些技术做到了行业标杆水平。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2024年,立马彻底出圈了,连续两年登上央视《大国品牌》,还拍了部《立马跃山河》的纪录片,从山区到城市,用电动车讲中国人的出行故事,最绝的是推出“动力分级系统”,把电动车分成远航、劲速、登峰三大系列:远航系列能一次充电跑1000里,直接刷新行业续航天花板;劲速系列加速到50km/h只要4.2秒,比不少摩托车还猛;登峰系列载重500斤爬坡不带喘,专门治各种“山路不服”。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雅迪同期的高光时刻是共享电单车“爆款”,靠着石墨烯电池和智能头盔解决了共享车的痛点。但它的爆款更多是资本和规模堆出来的,而立马的爆款是实打实的技术堆出来的——就说那双簧减震,过个坑洼路面跟坐沙发似的,骑过的人都说“香”。

从小作坊到大国品牌,22年的电动车逆袭之路,它和雅迪到底差在哪-有驾

Q哥想说:20多年过去,雅迪和立马都成了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双子星,雅迪像狼性商人,用速度和规模撕开市场,立马像技术极客,用深耕和创新守住底线,但无论是哪个电动车品牌,它们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国货品牌想要逆袭,光靠模仿不行,光靠砸钱也不行,只有把核心技术握在手里,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心,大家觉得对不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