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变天了?这词儿一出,莫名有点历史的厚重感混着一丝江湖气息,仿佛电动车市场也会突然翻卷风云,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新王登基、旧王退场,眼前的景象跟三个月前已是天壤之别。
可要说8月第3周纯电车销售榜单,当真是如你所言,锅里冒泡,盘子里的菜全翻个儿——以前以为稳稳当当的冠军Model Y,这下跌到季军位置,还真有点“昔日王者,今日看客”的意味,谁能想到呢?
就拿销量来说,两款车型直接杀进万辆俱乐部,比之前的“小步快跑”时期,那节奏快得堪比百米冲刺,谁还记得去年那会儿还为“突破五千辆”而自嗨?这下连纯电小车也能连刷“万台大礼包”,实在有点不讲武德。
不过,剧情要再翻一翻,这榜单里的前五强除了大家熟得掉牙的Model 3和海鸥,硬生生挤进来个小米YU7,直接把SU7按在十强边缘,这一波操作搞得消费者和车圈观众都看傻了,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小米SU7居然卖不过自家兄弟,人家YU7悄悄地就把“性价比之王”的名号端走了,SU7销量四千都撑不住,整到第10名,差点没掉出“门面车”行列,你说这不是市场无情吗?
再一看比亚迪汉,被一众新势力落在后头,才八百辆的成绩实在让人叹气,榜尾的位置,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出啥岔子了。
01
让子弹飞一会儿,现在回头仔细瞅这周榜单的变化,远不止“谁上谁下”那么简单。你说,Model Y那个曾经稳坐头把交椅的形象,这次被星愿和宏光MINIEV无情超越,反倒是后者俩成为了大众的新宠,这背后是不是隐藏了啥不为人知的市场风向?单就星愿来说,万人销量的成绩,不就是用户认可的直接体现嘛。而宏光MINIEV那种国民车属性,被大家“买菜接娃”信手拈来,销量自然水涨船高,论实用性和普及度,这类车型还真是谁用谁知道。
至于Model Y,虽说没拿到榜一,但八千多辆的成绩也绝非吃素。别忘了这车子定位就是中高端,再加上特斯拉自身口碑、渠道、补贴等一系列因素,能保持“季军”已算表现稳定,不像有些新势力品牌,风头一过就要往榜下游溜达。这里顺便聊聊Model 3,这次成绩亮眼,突然蹿进前五,销量还超过了小米SU7,这也太神奇了吧?一方面说明市场还是很吃特斯拉的那套,品牌力和产品力没掉队;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消费者选车时的“理性回归”,有一说一,大家不再单看“新鲜感”,性价比和产品成熟度越来越受重视。
讲到新势力,小米YU7算是本周的黑马。一跃进8强,与自家SU7“兄弟阋于墙”,直接抢了SU7的风头,这种情况其实蛮有趣儿的,你说同门相争,消费者到底是被YU7的性价比吸引,还是SU7的宣传重心跑偏?或者说,在“卷得飞起”的新能源市场里,是不是还得回归产品力本身,而不是只靠噱头和话题带流量?
顺手再提一嘴元UP,这车子又是一波操作猛如虎,四千多辆进前六,比不少高端车还体面,看来中国品牌的细分市场策略真不是白玩儿的,专人专车,精准收割。
02
人气车型榜单变动如此之快,有没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既视感?其实,市场风向原本就是你追我赶,谁都想多挣点流量和销量,大都不是单靠某一款车型硬扛。譬如海狮06、小鹏M03也能进前十,小鹏这波新车攻势着实有板有眼,新能源品牌拼的就是创新和迭代速度。
有意思的是榜单之外,五菱缤果和长安Lumin这样曾经火过的“小钢炮”突然没能挤进十强,多少让人有点惋惜,你说这就是消费者口味变了吗?也许是新车破圈能力有限,也可能是大家看腻了老牌车型,想换个玩具。熊猫、海豚这类萌系小车就有点跟不上节奏,本周也都掉出前三千辆的销量区间,想要逆转,很难说有没有新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后段班也并不乏精彩。乐道L90二千多辆的成绩,属于稳扎稳打型,不斗榜一,只求稳居前二十。银河E5和秦PLUS EV也是二千辆往上的表现,这说明理性消费群体并不在少数,大家已经不再盲目为“网红车”买单,回头看看统计数字,排名前三十的车型,大多老少咸宜,不再单挂噱头。
谁能想到,秦L纯电成绩低迷,只有一千九百多辆,本来在插混领域混得风生水起,到了纯电战场就有点Hold不住,或许是定价策略、产品布局跟用户需求没对齐,也可能是竞争对手太强势,钛3、零跑C10、铂智3X这些新兴品牌一通乱杀,真有点百团大战的意思。
榜单继续往下挖,零跑B01、B10各一千六百多辆,小鹏G7一千五百出头,前期热乎劲儿还在,但没能冲进头部。像极氪7X、宋PLUS EV、丰田bZ3这些,也保持着“千辆俱乐部”底线,不多不少,算是稳定军心。
榜末则是些处于调整期的车型,比如蔚来ET5T、小鹏G6、firefly萤火虫、极氪007GT,销量都还没突破千辆大关,这里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比亚迪汉。八百辆放眼整个榜单,实在不算理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哈士奇在赛道上追赶猎豹的既视感,偏偏主打牌面,结果反而被新势力反超了。
03
这下你要问:到底是谁在搅动这锅电动车市场的大水?或者说,这场新能源榜单风云,是消费升级引发的全民自选,还是市场调价让大家没得选?归根到底,是产品力、价格、服务,还有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心头好”共同作用的产物。
像星愿、宏光MINIEV能坐上C位,一方面是战略够准,本地化定价+高频场景覆盖,另一方面是用户需求变化。大家买纯电不是只看动力、科技,更多考虑日常通勤和家庭用车。小型车反而成为“人人都能开得起”的存在,你说这是不是跟前几年高端车唱主角的剧本反着来?
至于特斯拉阵营保持强劲势头,这说明世界还是得看“硬核科技”的脸色,但新势力品牌如小米、乐道、小鹏们用饱满产品线证明了,卷营销不如卷产品,谁能抢占心智谁就能多吃一块蛋糕。小米SU7的退步也许是市场对“初代明星”的新审视,无论是产品定位、价格调整,还是竞品步步紧逼,都是品牌升级必经之路。
至于那些接近千辆、榜尾排队的车型,正处在品牌重塑和产品迭代的关键时期。比亚迪汉被“吊打”,其实更像是一面镜子,提醒所有老牌企业——想要保住老本行,仅靠情怀和历史已远远不够。用户眼中永远都在评估下一个“划算选择”,谁能满足千变万化的消费口味,谁才能把路走得更远。有一说一,这车圈竞争起劲时,就像江湖里的大掌门,各门派都想立威,谁家少年出奇才,谁家老将能翻身,场面热闹,故事才有意思。
你说纯电动车高速发展,未来谁会称王?那可能谁也说不准,毕竟市场风向早就不是一家独大,大浪淘沙,能活下来的永远是既懂用户又愿意革自己的命的那些。
这里插一句,数据资料上有些地方还挺模糊,譬如部分车型具体配置及销量提升的原因,暂时还没权威公布,后续如果有新消息,那还得接着瞧。
04
所以,现在的新能源市场真像一口老火锅,食材全上桌,味道如何实际是用户嘴里的事。大家的消费观早就从“买贵的就是好的”,变成了“买合适的才是王道”。榜单此消彼长,一周一变,泡沫、黑马、意外、冷门,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旧的常青树不再永恒,新兴品牌层出不穷。那些曾经雄踞榜首的车型如今也得重新打磨产品。
而对于比亚迪汉这样的老牌选手,或许下一步得反思,是不是需要在智能化、设计感,以及服务体系上做更多加法?毕竟,市场早就不是只讲性价比的年代。谁能抢占用户心智,谁才能继续留下名字。
05
电动车销量榜单你看了有什么新发现?你会更倾向于老牌还是新势力?留言说说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聊聊新一轮的新能源江湖,从榜首到榜尾,你怎么看这场风云变幻?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