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真是被这个行情弄晕了。从去年年底开始,豪华新车降价的消息就传得满天飞,尤其是那些外资品牌的车,动不动就给出几万的优惠。你看,奔驰、宝马、奥迪……他们的售价比刚上市时竟然少了好几万。有些门店还搞促销,老款车清仓甩卖。这趋势一持续,不得不让我怀疑:这折扣背后,到底带来了什么变化?
我跟一个朋友聊起这个,他是做销售的。说:你知道吗?来问车的,不光是年轻人,很多是真金白银的得意一把。我还记得那天,他笑着告诉我:成交量爆棚,但利润可能就打了个折。这些外资品牌像是把抄底当成了主战场,激烈的价格战,让新车成了随便搞搞的快餐。
其实我觉得,这种降价出现的原因,不能只看表面。供应链给了他们一把价格折扣的钥匙。比方说,如果说原料、芯片成本都涨了,过去车企还坚持不降价,那就只能硬扛,结果市场份额逐渐流失。而供应链一改善,成本回落,反倒能降。一个比喻:就像你买菜,蔬菜价格涨了点,但多买点就能凑个毛利。搞不懂这两年芯片供需这么突然。
说到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他们在降价的促销策略变了,尽可能用低价吸引短期购买,未来的二手市场或许更重要。毕竟据我估算,某个中高端品牌的二手车,95%以上的成交还是一线豪华车,尤其是BBA。你能想象吗?反映出消费者对高端品牌的偏爱,和二手市场的成熟速度。
我曾经在一批二手车展里待过,看到那些二手BBA几乎一车难求。就像是奢侈品消费一样,买新车更讲个体验,但二手车常常是放心买的标志。你问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高端车二手比新车还火?我猜,可能是因为买家越来越看重品牌的保值力,毕竟那些车保值率高,卖得也容易。
这让我想到一个细节:去年我朋友家的奔驰C级,他老婆换车时,问了几个二手市场的价格,一比,原车车龄一年,卖价甚至比新车低了不到三万。比起新车的折价率,二手价格居然还很坚挺。这里面东西可多,不光是品牌牌面,还因为锚定玩家的心理:买二手车其实相当于买保险牌。
咦,但我还是一头雾水:这些豪华品牌降价后,未来二手的价格表现会不会走下坡?还是市场会逐渐回归理性?说起来话题真多。就像某个修车工私下跟我说:现在买新车,送个五年免费保养不稀奇,价格还能再砍点。我当时心想,这个动作是不是在抢占二手市场的份额?买二手车的价格还能持续坚挺吗?这问题,我也没太绝对的答案——毕竟市场变化快,不确定。
我对比过几个同价位的车型,也许你会关注那个细节:新车和二手车在实际用车体验上差别究竟是多少?有次试驾发现,那些国产的紧凑型SUV,可能是修修补补的一二手货,跟全新车辆差距其实不大——但品质差距是肉眼可见。反观二手BBA,虽然价格贵点,但车况好,几乎是二手新车。这种差别让人难免觉得:是不是只要选车用心,二手车能达到新车的体验?
说到供应链,就得扯点研发。你别以为车厂研发就是一堆专家在那搞高深莫测。开车就像吃饭,硬塞卡丁车零件到豪华车里,效果反而可能相反。很多厂商研发成本其实是抄带来的优势。你看,某些车型快速升级,不就是生命周期成本不同的折射?更别说,供应链把那些芯片和零件做到像调味料一样标准化,实际上就是为了效率。
对了,提个问题:你觉得这个价格战,是不是短暂的?还是未来每年都得看豪车优惠季?我自己觉得,短期的血拼对消费者很友好,但长久看,品牌价值和保值力才是硬道理。
二手市场变大,也让我反思一点。其实买车也是在买未来,一辆靠谱的豪华车还能帮你省下不少维护和折旧的钱。毕竟,钱花在哪儿,心里还得清楚点。
这件事让我总觉得,市场已变得越发理性。但不管怎么说,个中奥妙,只有你自己开过、用过,才能知道那部车到底值不值得。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片段是不是也有点跑偏?呵呵,反正想说的是,豪车降价背后的深层逻辑,还有好多细节等着我们去踩点。你认同我的看法吗?还是……我是不是想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