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爆燃车门打不开,雷军忙着甩锅“黑公关”

#美女#

小米汽车爆燃车门打不开,雷军忙着甩锅“黑公关”

成都事故家属哭求真相,官媒集体发声痛批

一场人命关天的甩锅大戏正在上演

成都天府大道上,那辆烧成骨架的小米SU7还在冒烟,雷军已经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谈笑风生了。

“上市一年半,交付量已达40万辆。”10月16日,雷军站在讲台上自豪宣布。当他话锋一转呼吁抵制“黑公关”时,现场的掌声明显顿了一下。

就在三天前,四川成都那辆小米SU7在凌晨失控碰撞后爆燃,车门无法打开。目击者回忆,救援人员围着车身“拳头砸、石头撬,车门就是纹丝不动”。随着火势加剧,救援最终失败。这已是半年内小米第二起类似事故。

恕我直言,雷军这套“黑公关”甩锅术,简直是把用户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小米SU7采用无机械式外门把手设计。一旦断电,外部开门方式即告失效。这时唯一的希望是车门内侧的备用机械小把手,但前提是驾乘人员还有行动能力。

行业惯例要求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双重安全冗余,确保断电时能够通过机械方式开门。若省去这一设计,隐藏式门把手的成本将显著下降。

小米汽车爆燃车门打不开,雷军忙着甩锅“黑公关”-有驾

针对这一问题,工信部已于9月24日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拟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要求车门把手必须具备特定的手部操作空间和机械释放功能。

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官方始终未正面回应事件。而雷军的微博动态仍沿着既定“宣传轨道”推进——健身打卡、技术演示、销量捷报,样样不落。

有网友调侃:“能搞定拟人化交互,就不能搞定碰撞后开门?”

更讽刺的是,当雷军在大会上大谈“第一期总投入57.9亿元,团队规模超过1800人”时,成都事故的家属还在等待一个说法。

雷军的“黑公关”大棒迅速引发官方媒体强烈反应。

《浙江日报》10月19日发布评论《切莫用黑公关污名化公众安全关切》,直指“公众还没等到企业对安全问题的清晰回复,先听到的却是打击黑公关的呼吁,这情形难免有些怪异。”

《第一财经》发表《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等评论,批评小米“重营销轻安全”,警示企业不能让速度掩盖产品质量。

小米汽车爆燃车门打不开,雷军忙着甩锅“黑公关”-有驾

《经济观察报》则刊发《小米之“祸”》,直指小米存在“模式之祸、理念之祸、生态之祸”,批评其过度营销、忽视产品本质。

资深媒体人胡锡进也参与讨论,认为“在SU7新事故的敏感时刻,用‘黑公关’这种激烈词汇,很容易让公众觉得小米在反呛批评。”

事件发酵后,部分“米粉”在社交媒体围攻批评媒体,呼吁小米法务起诉“黑公关”。第一财经等媒体甚至因此修改标题、开启精选评论,引发对“饭圈化”舆论生态的担忧。

10月20日,央视新闻微博发文,一方面肯定“小米等北京车企为汽车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强调“严把质量关和安全关,对每一起事故都承担好应尽的责任。”

车圈“黑公关”已成为政治正确般的卖惨利器,但雷军这次或许打错了靶子。

当媒体开启“精选评论”,当“米粉”四处出征,小米的舆论护城河越挖越深,却也离普通用户越来越远。

毕竟,再好的智能驾驶技术,如果连最基本的碰撞开门都保障不了,那些高大上的宣传术语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成都事故的车门依旧打不开,雷军的健身打卡依旧准时。这场人命关天的甩锅大戏,你看懂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