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光景,搁车圈儿里,不算短跑,也算中长距离了。
瞧,小鹏P7终于捯饬出新款了。
官方通稿里,嚷嚷着设计方案改了上千个版本,连何小鹏本人都亲自摇旗呐喊,这重视劲儿,溢于言表。
外形嘛,还是那股子熟悉的贯穿式灯带范儿,不过细节上动了不少刀子,比方说新加的竖状日行灯,还有那个自带光环的LOGO,辨识度这块儿,算是支棱起来了。
溜背的线条也更顺溜了,配上隐藏式门把手和熏黑车顶,运动感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
现在问题来了,这颜值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老铁觉得这设计更精神了,直戳心窝窝;也有人觉得,还是老款更扛看,新款有点儿用力过猛,恨不得把所有时髦元素都往上堆。
说实在的,这回P7换代,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毕竟,20-35万这地界儿,那是藏龙卧虎。
小米SU7横空出世,自带热搜体质;极氪001也不甘示弱,硬实力摆在那儿;还有老牌劲旅特斯拉Model 3,依旧是座绕不过去的大山。
所以说,小鹏P7想杀出重围,光靠一张脸蛋儿,怕是有点悬。
咱们不妨倒回去想想,老百姓掏腰包买电车,图个啥?
续航顶不顶用?
智能够不够聪明?
开起来顺不顺手?
这些都是躲不开的考量。
现款P7+超长续航版号称能跑725公里,新款P7i也能勉强达到702公里。
听着还行,可在这个“续航焦虑”依旧挥之不去的年月,恐怕还得再加把劲,把数字再往上拱拱。
更要紧的,是智能驾驶这块儿。
小鹏在这方面一直挺自信的,这回新款P7据说要搭载自个儿攒的图灵AI芯片,还支持城市/高速NGP功能。
要是真能做到“说走咱就走,想停咱就停”,那确实是个能加分的好东西。
可话说回来,现在各家都在这智能驾驶的赛道上狂奔,到底谁能真正领跑,还得看实际路测的真本事。
当然了,价格这事儿也敏感得很。
现款P7i卖24.99-28.99万元,新款P7打算定个啥价,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钱包走向。
毕竟,在这个价位段,大家的选择,那叫一个琳琅满目。
与大众普遍的认知相左,很多人买车,不仅仅是看这车本身咋样,还要看牌子响不响。
小鹏这几年窜得挺快,可品牌认知度、用户口碑这块儿,跟特斯拉、比亚迪比起来,还是差口气。
这可不光是产品的问题,也是营销、售后服务等等一系列因素掺和在一起的结果。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销量不好归咎于“产品没竞争力”时,是不是忽略了品牌这块金字招牌的力量?
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新势力造车,都喜欢把“科技感”挂在嘴边。
可科技感到底是啥?
是炫酷得让人眼花缭乱的设计?
还是复杂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配置?
说白了,最终还是得回归到用户体验上来。
如果光想着堆砌参数,却忘了老百姓真正需要啥,那这科技感,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了。
有人戏称,小鹏P7这回换代,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这话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但也说明了这市场竞争,真是激烈得冒火星子。
说实话,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咱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各家车企都能真正沉下心来造车,把产品打磨好,把售后服务做好。
这样,才能让咱老百姓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咱自己。
全新P7的发布,与其说是小鹏汽车在20-35万元级智能轿跑市场上的又一次冲锋陷阵,不如说是它对自己的一次深度剖析和对用户需求的一次更贴心的回应。
它到底能不能真的“一击即中”,还得交给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