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小型SUV销量榜出炉,国产车霸榜,元UP夺冠,缤智跌至13

最近这段时间,咱们身边聊起买车,是不是感觉风向变得特别快?

尤其是想买一辆十万块钱左右,在城里开开,平时接送孩子或者上下班用的小型SUV,几年前大家伙儿张口就来的可能还是本田缤智、XR-V这些合资车。

可你要是现在再去看看汽车市场的销量榜单,那可真得好好揉揉眼睛,因为整个局面已经完全变了样。

8月小型SUV销量榜出炉,国产车霸榜,元UP夺冠,缤智跌至13-有驾

那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合资明星车型,如今一个个都排到了后面,反倒是我们自己国家的国产品牌,像潮水一样占据了榜单的前排位置。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市场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咱们今天就拿懂车帝刚发布的2024年8月最后一周的销量数据,来仔仔细细地聊一聊,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咱们先从最亮眼的说起。

这份榜单的冠军,是比亚迪的元UP,它一周就卖掉了5573辆。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啥概念,我给您打个比方,排在第二名的吉利缤越,卖了3441辆,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但元UP比它还多卖了两千多辆,几乎是它的1.6倍。

这种差距,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汽车市场里,简直就像是百米赛跑,第一名已经冲过线开始庆祝了,第二名还在跑道上使劲追。

元UP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首先,比亚迪这个牌子现在太硬了,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它已经成了很多人心里的首选。

元UP作为比亚迪旗下最便宜的一款纯电SUV,价格直接定在了十万块钱这个区间,一下子就打动了大量预算有限,又想体验新能源车的家庭。

你想想看,花不到十万块钱,买一辆设计时尚、牌子响亮,而且开起来几乎不怎么花钱的纯电SUV,这笔账谁都会算。

每天上下班通勤,一个星期的电费可能还不够在外面吃顿便饭,这种实实在在的省钱,对于过日子的老百姓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再往下看,排在第二的吉利缤越和第三的广汽传祺GS3,也都是咱们国产车里的尖子生。

缤越一周卖了三千多辆,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它可是一台纯粹的燃油车。

在周围全都是新能源车的包围下,它还能守住这个位置,说明它的产品力是真的强。

8月小型SUV销量榜出炉,国产车霸榜,元UP夺冠,缤智跌至13-有驾

很多年轻人喜欢它,就是因为它开起来有劲,外观也够运动,满足了那些对驾驶乐趣还有点追求的消费者。

传祺GS3一周也卖了一千四百多辆,它的成功在于抓住了现在大家买车的另一个痛点:既要好看,又要实用。

它把传祺高端车型那种很酷的设计风格用在了自己身上,同时车里的空间又做得很大,后排坐着不憋屈,后备箱也能装,再加上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自然就成了很多家庭的选择。

除了这前三名,像领克06、宝骏悦也PLUS、吉利ICON这些车,也都排在榜单前列,每周都能卖出好几百台。

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有的主打精致感,有的主打个性化,可以说,国产车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团军,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好产品,从四面八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看完了国产车的风光,我们再把目光转到榜单的另一头,那里的景象就有点让人感慨了。

曾经小型SUV市场的绝对霸主,本田缤智,现在排到了第13名,一周的销量还不到200辆。

而它的兄弟车型本田XR-V,情况更糟糕,一周只卖了72辆,连前二十名都没进去。

要知道,就在几年前,这两款车可是要加价才能买到的“神车”,是无数人心中小型SUV的代名词。

如今销量跌到这个地步,真是让人感觉世事无常。

不光是本田,其他的合资品牌日子也同样不好过。

日产劲客排在第14,销量和缤智差不多。

以设计和操控见长的马自达CX-30,一周只卖了82辆。

大众品牌的途铠,一周54辆,而它的姊妹车探影,更是创下了一周只卖出3辆的惊人数字。

您没听错,就是个位数的3辆,这个销量数据,可能还不如一些大城市的单个4S店一天的客流量多。

这已经不是卖得不好了,这基本上就是站在了被市场彻底遗忘的边缘。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8月小型SUV销量榜出炉,国产车霸榜,元UP夺冠,缤智跌至13-有驾

是这些合资车的产品质量变差了吗?

其实也不是。

客观地说,现在去开一辆缤智或者途铠,它们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依然很成熟,车子也很耐用。

但关键问题在于,时代变了,我们普通老百姓买车的想法和关注点也跟着变了。

过去,我们买车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发动机皮实不皮实,变速箱顺不顺,底盘扎不扎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大件”。

在那个年代,合资品牌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现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今天,大家买车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些东西:电池续航怎么样?

充电快不快?

车里的屏幕大不大?

智能系统好不好用?

在这些新的赛道上,我们的国产品牌,特别是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不仅没有落后,反而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到了领先。

咱们可以设想一个很现实的场景:你拿着十万块钱的预算去买车。

你走进国产品牌的店里,坐进元UP车内,看到的是一块能K歌、能看电影、能语音控制的超大中控屏,体验到的是安静平顺的驾驶感受,销售还会告诉你,这车每公里花费不到一毛钱。

然后,你又走进合资品牌的店里,坐进同价位的燃油车,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尺寸不大、功能单一的中控屏,车机系统操作起来还有点卡顿,启动车辆后,发动机的噪音和抖动也实实在在地传递给你,更别提以后每个月都要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

这么一对比,选择哪一边,答案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国产新能源车用更低的用车成本、更前卫的科技配置和同样出色的设计,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很多合资车还在守着它们传统的机械优势和品牌光环,但在巨大的体验差异和价格优势面前,那点所谓的品牌溢价,已经越来越没有说服力了。

所以说,这场小型SUV市场的排名大洗牌,其实并不是偶然,它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它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真的强大起来了,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理性和聪明,那个单靠一个外国车标就能轻松卖车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