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现在是智能驾驶的天下,有没有夸张?你先别急着下结论。最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搞的那个中蒙博览会,貌似就给全中国——不对,全世界的卡车司机和物流老板们狠狠地抛了一个问题:这汽车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开了?陕汽,这家干汽车多年的西安老字号,居然带着全球首款前装量产双冗余L4级智能驾驶新能源重卡X5000E,闪亮登场。重卡界的“王炸”你说是不是这事?
现场那叫一个热闹,卡车界的天花板都挤到这地儿互相掰手腕了。但最让人瞪大眼睛的,是X5000E顶着漫天风沙、飘雪点点,一脸无所谓地来了一场“混合智能编队‘1拖1’”的动态大秀。有人可能要问了,这“1拖1”,是组团还是打架?其实呢,说白了,人家陕汽用最潮流的方式,展示了车辆彼此协同的黑科技。两个大块头车头都不用司机时刻操心,集体遛弯,拉个链子似的跟着走,群众大爹们看了后脖子发凉。再一琢磨,智能驾驶要是坐稳了江山,这以后司机还混哪门饭吃?这新技术,分分钟就让老司机们心头一紧,老板们倒嗨起来了,一个劲地掐指算成本,省了人力省了油,赚的可能还更多。
我们来琢磨琢磨,X5000E身上的技术水货有多深。传感器一整齐,天气再糟糕也能把四面八方看得清清楚楚,比“天眼”都强些。计算能力?这哥们脑袋里装的小芯片连带通信系统一通“交流”,堪比专业电竞高手带妹开黑,输了扣奖金那种拼劲。大体意思就是,哪怕你遇上突发状况,这车依然能从容应对,照常运行不掉链子。
陕汽倒不是一天到晚想把司机踢出局。谁也没傻到那个份儿,毕竟司机这行,情怀和故事都挺多的。但话说回来,大宗商品运输这块市场,真没谁想看司机在高速路嬉皮笑脸,太危险,可不是?现在的车,说白了,最大的卖点也是为了把风险和麻烦降到最低,从人力到能耗都要精打细算。经典台词就是,老板们能省一个是一个。眼下这车一亮相,据说单单省掉83%的人力,能耗也砍掉一成,单车一年轻松省出十万到二十万块,听众眼里光芒就快溢出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你放全国去算账,一年得省多少“牛马费”?
问题来了,这些数字真有这么牛吗?按陕汽自个说的,智能驾驶一搭上新能源属性,智慧调度再插个翅膀,综合成本还能再降,一共比原先低了小两成。成本降,效益加倍,这种营销公式看多了都腻,可这次,大伙真有点信了:场面就在眼前,车就在你面前晃,根本不怕你鸡蛋里挑骨头。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要杠,“无人驾驶车”这事儿哪新鲜,不是前几年刚炒了个够么,怎么又玩回来了?但你要抬头看一眼,发现这回是真不一样。咱别说别的,以前搞智能驾驶的,要么只是停个车,要么最多在园区遛圈扮个小白鼠,真敢跑上高速、扛得起大宗运输这活儿的重卡,能有几家?陕汽这牌面,终归还是给西安的智造争了口气。技术调配、传感器冗余、算法稳定性,人家折腾了好几年,没白熬夜的。
更重要的,那叫一个“前装量产”,不是改装门口小作坊随便糊个摄像头那么low。这次登场的,是整车设计、电子架构、软硬件,全部一条龙,直接把以往后装市场那点小打小闹干趴下了。研究这东西的人都清楚,前装量产的门槛,远比一台两台的返修测试要狠太多。敢在展会上撸袖子公开“1拖1”编队表演,底气那是杠杠的。
不过咱们骚操作归骚操作,别忘了,智能驾驶到底还是在进化中。这年头网上吵什么“算法围城”,搞技术的人一天天被业绩逼得发际线后移;司机大哥们在小群里吐槽:要是真都被换了,我们去哪儿开房(当然是住宿那种)?物流老板只想乐呵呵盼着新晋技术早点铺到自家地皮,晚上睡觉踏实点。技术的热度、社会的焦虑,现实生活的无奈,这一锅端起来,味儿可不单调。
再看陕汽这头老牛,从造传统燃油大卡车,到死磕新能源,再大笔一挥,栽进了智能驾驶里。其实挺有戏剧感的,大家都在等一个爆发契机。过去不是车难卖吗?结果现在搞出了个智能重卡,搞不好整个物流线都要跟着“智慧化”起来。老手带着新学徒,一起往智能未来冲,这场景,就差配个科幻滤镜。
其实陕汽背后的底色也值得说道说道。不是所有老牌车企,都经得起技术迭代的新玩法。相当一部分企业,去年出的智能车,今年就被市场夭折。陕汽撕扯着搞自动驾驶,又逢新能源浪头,咋一看像骑着猪赶鸭子,实则每一步都试图踩准时代节拍。从物流园区、港口到钢厂大院,他们把无人驾驶车扎进一个又一个应用场景,不怕累不怕脏,那股“硬汉气质”,多少和西安汉子的性子有点神似。
你也别小看博览会上这一亮相。技术类展会上一旦出圈,冷热场全看实力说话,光有噱头不顶用。X5000E能扛住现场折腾,观众和专家一致刷屏,不光脸上有光,背后的技术验证也相当扎实。毕竟展会里的“试驾”,没个真本事,谁都能看出猫腻。一台重卡“1拖1”跟编队,“省人工、省能耗、省心思”这三招齐下,现场观众估计连朋友圈八卦都没空刷了。
说到这,我琢磨着,陕汽能在智能驾驶重卡这块混出声,也不光靠一味烧钱、砸研发。运气好赶上政策风口,那当然有戏。可真正腹有诗书的,是他们愿意把一线需求和实际场景结合得死死的,绝不只是拍脑袋YY。放眼现在的运输行业,AI和新能源的结合越来越走心。甚至未来的某一天,也许咱出门拉货的,都是一水儿智能重卡在那排着队得瑟,卡车司机变成了调度大爷,喝着茶遥控全场。
最后再啰嗦一句,这智能驾驶技术眼看着就要变成卡车界的新鄙视链顶端。有能力吃螃蟹的车企一个接一个蹦出来。问题是,吃完螃蟹还得看肚子消化如何。大规模产业化、全国推广,那真不是说笑的。政策、法律、市场环境配合好了,智能重卡的“风口”才有可能变搬砖工地的刚需。经开“智造”是不是全都能奔赴全国各地,让咱们的物流效率大大提升?这还得隔着一层迷雾慢慢摸索。
不管怎么说,陕汽X5000E这次登场硬气、数据亮眼、技术靠谱,直接点燃了行业和市场的新一波想象力。至于未来智能驾驶重卡能否换掉传统模式、推动物流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大道,那得让时间和实践给出最终答案。你说,会不会到了某一天,每次看到路边停着的巨无霸重卡,咱们都要怀疑驾驶舱里还用不用坐人?
你觉得呢?不如就留言来聊聊,你支持智能重卡取代人类司机吗?你愿意相信无人驾驶货车会让生活变得更好吗?拎得清的,都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