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酒店都俩小时了,你人呢?朋友在电话那头无奈地叹气,我甚至能想象出他瘫在特斯拉驾驶座上,看着服务区充电桩前长长的车队时那张生无可恋的脸。
等他终于把车缓缓开到酒店门口,已经是深夜了。从北京到郑州,我开着迈腾,一路悠哉,他倒好,一路上充了三次电,光排队就耗掉了大半的耐心。这场景,如今在高速公路上简直是家常便饭。油车稳如马拉松老将,电车则像个百米冲刺选手,起步猛如虎,一上高速就露了怯。
这事儿说到底,真不能全怪车,得从根上找原因。一箱50升的汽油,里面储存的能量,要是换算成电池,得是几吨重的大家伙。所以油车加满一箱油跑个七八百公里轻轻松松,加油站里三五分钟就满血复活,这种从容,是目前电车给不了的。汽油的能量密度摆在那儿,这是物理定律,不是软件升级就能解决的问题。
高速行驶对电动车来说,就像是逆风跑。车速一旦超过120公里/小时,那迎面而来的风阻就成了电量最大的窃贼,据说超过六成的能量都用来和空气死磕了。很多电动车为了塞下那块沉重的电池,车身设计上总有些妥协,跑起来就像背着个看不见的沙袋。有数据显示,某款电动车在时速120公里的时候,电机效率已经掉到了75%以下,再快一点,效率掉得更厉害。
电机这东西,在城里走走停停的时候是英雄,安靜,提速快。可一到了需要持续输出功率的高速上,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它天生就不是为长时间高转速奔跑设计的,速度拉到140公里/小时,风阻是80公里/小时的三倍多,电耗噌噌往上涨,车里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续航往下掉的焦虑。
更要命的是,高速奔跑时,电机和电池都会变成大火炉。电机温度轻松上到120℃,电池也热到五十度,比在城里开高出不少。这时候,车子就得拼命启动散热系统给自己降温,而这散热系统,本身也是个耗电大户。等于是一边在拼命跑,一边还在消耗额外的体力去擦汗,能不累吗?
当然,把电动车说得一无是处也不公平。在城市里上下班,那份安静和顺滑,还有低廉的用车成本,确实很香。但如果你和我那位朋友一样,是个经常需要在省际之间穿梭的人,那现阶段,或许还是燃油车或者混动车来得更踏实一些。
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听说什么800V高压平台、固态电池都已经在路上了,也许几年后,电动车跑高速也能像油车一样潇洒。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选择哪种车,终究还是得看你自己的脚下最常走的是哪条路,而不是耳朵里听到的风有多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