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行业创新,年会连庄,加冕顶级玩家

这几天,中国汽车行业年会在重庆办了,还是连着两年都选了重庆作为举办地,这事真的挺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的。

说到底,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荣誉,更是背后产业和创新的真实力展示。

以前大家都觉得搞汽车,像长安、赛力斯这些老牌企业,顶多算是制造水平高、产业链完善,但现在看,重庆汽车产业已经彻底变了,成了中国汽车圈里的顶级玩家。

重庆汽车行业创新,年会连庄,加冕顶级玩家-有驾

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关键还是靠创新和不断突破。

说实话,很多人对重庆的汽车产业印象还停留在“制造重镇”,觉得这里产量大,价格低,走的还是传统那一套。

但看看现在的数据,2024年重庆主流的新能源车单车价值已经超过23.6万元,20万以上车型的比重也快到一半。

这说明什么?

说明重庆已经不再死守低端路线,已经有实力和底气做高价值、高科技的车了。

这个转型,靠的当然不是喊口号,真正核心还是技术创新。

西部(重庆)科学城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在车用芯片、车载操作系统这些最前沿的领域,这里投入很猛,不断拉高门槛,给整个产业升级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其实,重庆这次年会的“含渝量”特别高,光是合作伙伴里就有长安汽车、AITO、中国汽研三家地头企业,嘉宾出行服务也都由重庆的两大车企负责,官方宣传平台还用到了科学城的官网,战略合作媒体里面也有不少重庆本地的,比如重庆日报、新重庆、上游新闻。

这种全方位参与,说白了是整个重庆上下一心、共同发力的结果。

一个城市能在全国顶级行业大会上有这么多话语权和参与度,背后肯定是有硬实力的。

年会期间,各种专业论坛非常密集,像“智能驾驶测试技术”“飞行汽车技术创新”“智能电动汽车静音技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等,十多个重要研讨会同时开,这种场面真的让人震撼,也说明重庆的创新生态已经特别活跃,能容纳这么多领域的专家和企业。

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新能源这些新赛道,重庆已经不再是跟跑,而是开始领跑。

其实现在只要看看参加年会的嘉宾阵容就知道了,不仅有国内的顶尖企业家和两院院士,还有来自全球的行业大佬,比如日本丰田副社长中嶋裕树。

他讲汽车安全那一段,让我印象很深刻。

企业搞创新、搞自动驾驶什么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丰田专门修了圣光寺祈求交通安全,还祭奠车祸遇难者,这种敬畏和责任感其实特别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我们追求技术突破的时候,不能忘了用户的生命安全,这才是汽车产业真正的底线。

除了安全,还有未来的产业趋势。

重庆汽车行业创新,年会连庄,加冕顶级玩家-有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预测,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要实现全面混动,2040年混合动力商用车新车占比要超过65%。

到时候,智能网联乘用车具备L3/L4级自动驾驶的比例会达到70%以上。

这些数字听起来挺猛,其实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集成能力和创新速度。

重庆现在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顶级玩家,就是因为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这些方向上布局很早,投入很大,不断吸引全国甚至全球的资源和人才。

说到底,重庆的优势还是在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

一方面,这里有大量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三电系统企业,另外一方面,智能座舱、车载芯片、操作系统这些高技术企业也都扎堆在这。

整个上下游环节都很齐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创新生态。

现在重庆已经提出,到2027年要建成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这不是瞎吹的,光是西部科学城搭建的云控基础平台就已经能实现48.5公里道路感知全覆盖,能做“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云支持协作式车辆汇入”、“虚实融合多智能体测试验证”等等实测应用场景。

全球十多家企业都过来测试验证,这说明重庆已经有能力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提供“试验场”,这才是顶级玩家应该有的底气。

其实,回顾整个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最值得肯定的还是持续创新和敢于突破。

以前大家都觉得重庆只有长安一家撑门面,后来才发现赛力斯、AITO等一批新兴企业都开始快速崛起,整个行业的创新氛围越来越浓。

现在重庆不仅能做传统车、还能做新能源、智能网联车,把最核心的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还能吸引国内外的顶级人才和企业。

你看现场的创新技术展,无论是零部件还是三电系统,还是智能座舱,大量企业都来自重庆。

这种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其实已经让重庆变成中国汽车行业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未来,重庆要做的其实不仅仅是规模再做大,更关键是要把创新能力和协同能力再往上拉。

现在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已经突破23.6万元,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到了48.3%,彻底撕掉了“低端制造”的标签。

接下来,重庆只要把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结合得更好,把本地研发和全球资源再打通,肯定能在智能汽车、网联汽车这些新赛道继续领先。

重庆汽车行业创新,年会连庄,加冕顶级玩家-有驾

尤其是现在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已经很激烈,重庆的企业和科研团队能不能在智能驾驶、芯片、操作系统这些领域跟全球顶尖水平掰手腕,就决定了最后能不能真正站稳行业顶级玩家的位置。

真正让人期待的是,重庆的创新氛围已经开始影响全国甚至全球汽车行业。

年会这样的大型活动,不仅是展示自己,更是和行业伙伴、全球专家深度交流、技术碰撞的机会。

像科学城这种“试验场”,能够吸引全球十多家企业来测试验证,不仅给本地企业带来新技术,也让全球看到重庆的创新实力。

这种平台效应,其实是整个城市和产业共同努力的成果。

未来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重庆汽车产业肯定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轻松来的。

重庆能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顶级玩家,靠的是几十年产业积累和最近这些年的持续创新。

光有产业集群不够,真正的突破还是要靠技术和人才。

现在重庆在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这些卡脖子领域不断发力,还积极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越来越完善。

只要继续保持这种进取劲头,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都协同起来,重庆汽车产业一定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最后说一句,现在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格局也在重塑。

重庆之所以能成为“顶级玩家”,其实是时代大势和自身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未来,谁能抓住智能网联、新能源、自动驾驶这些新赛道,谁就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新领袖。

现在重庆已经站在了行业的前列,只要继续坚持创新、协同、开放,就一定能把“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创造”,让中国汽车在全球舞台更有竞争力,更有话语权。

这一次年会连着两年都选重庆,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背后是产业的崛起,也是城市的崛起。

从“制造重镇”到“创新高地”,重庆已经给全国做了一个好榜样。

接下来,就看谁能持续创新、不断突破,把中国汽车行业带向更高的位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