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新央企长安汽车旗下品牌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在重庆与德国慕尼黑双城联动上演。
五款重磅车型全球发布或上市,覆盖从15万级家用SUV到30万级旗舰轿跑的全场景需求,更以“技术出海+本土化深耕”的全球化战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加速度。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产品的集中亮相,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追赶到定义标准的深层跃迁。
技术破局:3nm芯片、磁流变悬架,定义智能新高度
深蓝L06的全球发布,堪称本届发布会的技术金牌。作为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其搭载的法拉利296 GTB同款磁流变悬架系统,通过实时调节阻尼实现飞坡不跳、过弯不偏的操控表现,将超百万豪车技术下放至25万级市场。更令人瞩目的是,新车全球发布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与苹果A18芯片同制程,响应速度较传统芯片提升3倍,配合激光雷达与特斯拉同源的端到端智驾算法,实现了类人化的智能驾驶体验。这一组合拳,不仅打破了外资品牌在核心硬件上的垄断,更以科技平权理念重新定义了智能轿跑的准入门槛。
而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的登场,则展现了深蓝在新能源三电领域的深厚积淀。其搭载的5C超充技术,可实现310km纯电续航下10分钟补能300km的效率,配合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将家庭用户对“续航焦虑”与“智能安全”的双重需求推向新高度。值得关注的是,该车型已累计交付超1万辆,均价突破30万元,成为30万级六座SUV市场中高价值用户的优选。
产品矩阵:从细分市场到全球标杆的全面突围
深蓝的野心不止于单一爆款。此次发布的五款车型,覆盖了轿跑、SUV、家庭旗舰三大赛道,形成技术反哺产品、产品定义市场的闭环:
深蓝S07以15.69万元的预售价切入中型SUV市场,凭借双色车身、可变自适应悬架及全系华为乾崑智驾,成为15万级全系高配车型;
深蓝L06以年轻人的超跑为定位,用磁流变悬架与3nm芯片的组合,精准狙击Z世代对颜值与性能的梦想追求;
DEEPAL S05/S07的欧洲首秀,则标志着深蓝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质变。针对欧洲市场严苛的环保法规,S07内饰采用欧盟认证可回收材料,智驾系统适配北欧冰雪路况,以全球车标准+本土化细节破解出海难题。
这种一车一策的精准布局,折射出深蓝对全球市场的深刻洞察。正如其董事长邓承浩所言:我们不是简单出口产品,而是输出一套符合当地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
全球竞速: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
深蓝的奔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体崛起的缩影。2025年,深蓝已进入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六大洲,并计划两年内拓展至150国。其底气源于两大核心能力:
技术护城河:从全球高效率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到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深蓝在增程、智驾、芯片三大领域构建起专利壁垒,仅超级增程领域已布局162项核心专利;
生态协同力:依托长安集团“海纳百川”战略,深蓝与IGBT龙头、宁德时代等产业链巨头深度绑定,南京数智工厂的投产将实现“研-产-供”全链条可控。
这种综合实力,让深蓝在慕尼黑车展上敢于与德系豪华品牌同台竞技。DEEPAL S05以620km超长续航、50英寸AR-HUD等配置,成为欧洲市场首款通过WVTA认证的中国新能源车型。正如德国媒体评价:深蓝用“中国速度”改写了欧洲人对电动车性价比的认知。
战略升维:新央企使命下的“向新、向上、向前”
作为长安集团新央企体系下的核心力量,深蓝的野心远不止于销量。其提出的“向新奔跑、向上奔跑、向前奔跑”战略,暗含三重深意:
向新:以每年30款新车的节奏,覆盖从大众市场到高端市场的细分需求,2026年全场景L3智驾、2028年L4落地的规划,剑指智能出行生态主导权;
向上:通过技术反哺价格,打破合资品牌溢价垄断。S09以30万级定价提供超高配置,正是对高端化路径的实践;
向前: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深蓝正参与全球新能源技术标准制定,其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2030年商业化)或将再次定义行业格局。
观察:中国智造的深蓝启示录
深蓝的崛起,揭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三大趋势:
技术反哺市场:从学习外资到定义标准,3nm芯片、磁流变悬架等硬核技术的突破,让中国品牌掌握定价权;
全球化2.0模式:不同于早期低价换市场,深蓝通过本地化适配(如欧洲环岛规则适配、北欧冰雪调校)实现品牌溢价;
生态协同竞争:依托央企资源整合能力,深蓝构建起“技术-供应链-服务”全链条优势,这是新势力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张观评述:这场发布会的恢宏格局,不仅属于深蓝,更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奔跑”成为集体叙事,中国智造的下一站,或许正是定义全球汽车工业的新标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