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圈都在“发疯”,奔驰选择了“苟住”

讲真,奔驰要出个8座电动MPV,这事儿本身没啥奇怪的。奇怪的是都2024年了,奔驰才想起来这事儿,并且把这个叫VLE的东西,搞得像是什么划时代的宇宙战舰一样,又是改造工厂,又是搞什么灵活生产线,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家底厚。

不装了,摊牌了。奔驰这波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个中年人最后的倔强”。

当车圈都在“发疯”,奔驰选择了“苟住”-有驾

你看这新闻稿写的,西班牙工厂改造,5000员工培训,人工智能,数字化工具,听着是不是特别高大上?感觉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智子。但你翻译一下,这不就是别的厂子几年前就干完的事儿吗?现在拿出来说,感觉就像一个学霸在炫耀自己终于学会了用计算器,还是太阳能的。同行看了也得傻,不知道是该鼓掌还是该递根烟。

这套操作的核心思想,不是进攻,是“苟住”。

什么是“苟住”?就是奔驰看透了,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而是黑森林,是修罗场,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法则。别人都在掀桌子,比如小米直接把蛋糕连盘子端走,乐道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发疯”,都在搞自爆式袭击,讲究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在这种背景下,奔驰作为一个见过大世面的老钱,心态崩了,但又不能完全崩。他不敢像新势力一样直接梭哈纯电,万一赌错了呢?那祖宗的家业不就败光了?所以他搞了个“灵活生产线”,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留后路。这条生产线既能产电车,也能产油车。诶,就问你气不气?这哪是技术自信啊,这明明是选择困难症晚期。这就像一个修仙者,修炼的时候左手一本《九阳神功》,右手一本《吸星大法》,哪个都不想放弃,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不是天下无敌,而是走火入魔。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奔驰显然想多留几条命。

因为我真的开过奔驰,所以我特别理解这种心态。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发动机吗?是变速箱吗?都不是。是那个三叉星徽。是品牌本身带来的那种玄学光环。你开个奔驰,就算堵在路上,你都觉得自己的时间比别人的金贵。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奔驰要做的,就是维护这个信仰。所以他不能错,一步都不能。

所以你看他搞的这个VLE,强调什么?空气动力学,长途快充。这些东西重要吗?重要。但这是决定性的吗?根本不是。决定一个8座MPV销量的,从来不是风阻系数,而是第二排座椅能不能让老板舒服地翘起二郎腿,第三排能不能让丈母娘安详地打个盹,以及开出去的时候,别人一看车标,就知道你这人“有实力”。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奔驰比作一个犹豫的中年人,可能有点侮辱中年人了,至少中年人还知道自己发际线保不住了,得认命。

奔驰现在最尴尬的地方就在于,他既要维持“我是你大爷”的品牌调性,又要在价格和配置上跟一群“光脚的”卷,这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搞的那个MB.OS车载操作系统,听着挺厉害,但我跟你讲,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根本不在奔驰的实验室里,而是在中国的五线城市,在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身上。只要老头乐还存在一天,任何L4级的自动驾驶系统都得叫声爷。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会从哪个角度冲出来,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系统算力再强,能算到人心吗?

当车圈都在“发疯”,奔驰选择了“苟住”-有驾

所以奔驰的这套“油电并存”的灵活打法,看起来是左右逢源,实际上是左右为难。这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着小,泡了水也能变大,但本质还是块毛巾,它变不成金钟罩铁布衫。在别人都用加特林突突突的时候,你在这儿反复横跳,有什么用?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用户教育就是把餐厅直接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只能吃你家的外卖。

当车圈都在“发疯”,奔驰选择了“苟住”-有驾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8座车是个伪命题,我连个副驾都凑不齐,哪来7个朋友一起出门。但对于买奔驰这个级别MPV的人来说,他们买的不是座位,是“可能性”,是一种“我需要的时候它必须有”的底气。这个VLE能不能成功,就看奔驰的品牌玄学,能不能覆盖掉它在电动化上的慢半拍。

当车圈都在“发疯”,奔驰选择了“苟住”-有驾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内饰差、悬挂硬,他会跟你聊信仰和未来。同样的,会买奔驰MPV的人,他图的就是那个标。所以奔驰忙活了半天,又是改造工厂又是培训员工,搞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搁这秀肌肉呢!

当车圈都在“发疯”,奔驰选择了“苟住”-有驾

这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其实非常单纯。就是为了能让那颗三叉星徽标,在一个全新的、叫做“电动豪华移动方盒子”的物种上,继续名正言顺地多收你二十万块钱。

就问你怕不怕?但能卖,就是能卖。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