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出了台准新宝马X3,才跑了100公里。这事儿就很魔幻。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车源,脑子里第一反应不是捡漏,而是同情。这哥们儿到底经历了什么?是提车当天公司就倒闭了,还是媳妇突然说你敢买X3我就买X5?这种100公里的准新车,背后都是一个悲伤中带着一丝荒诞的故事,堪称车圈的“道诡异仙”,你细品,全是逻辑上的硬伤和情绪上的癫狂。
文章说,这车比新车含税价省了11.88万。听着跟不要钱一样,首付不到10万,好像明天你就能开着宝马去参加同学会,闪瞎那些当年看不起你的人的眼。但讲真,买宝马的人,会在乎这点钱吗?或者说,他们真正在乎的,是省钱这件事本身吗?不是的。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宝马也一样。这玩意儿是一种社交货币,不,应该叫“社交压缩毛巾”,平时看不出来,一到特定场合,比如回老家、见丈母娘,往水里一扔,见水就发胀,让你瞬间显得特别有面儿。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压缩毛巾”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形象的?
你跟一个要买宝马的人说,国产车配置高,他说你不懂操控。你跟他说操控现在都差不多,他说你不懂豪华。你跟他说豪华,他就跟你说,诶,我这个标,它蓝白相间,是巴伐利亚的骄傲。不装了,摊牌了,就是喜欢。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你跟信徒聊性价比,他觉得你在亵渎神灵。
再看产品本身。什么全新的设计理念,什么双肾进气格栅加大,什么流畅的线条,这些都是车企营销的规定动作。讲真,现在的车,设计都差不多,大家都在一个“时尚动感”的模子里刻来刻去。真正的区别在哪?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以及,你开出去别人看你的眼光。
说到配置,现在车企都疯了。屏幕,加大加大加大。辅助驾驶,安排安排安排。仿佛没有这些,车就开不出4S店大门。宝马X3也一样,给你配上大屏幕,给你安排上各种电子保姆。但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真的有用吗?我跟你说,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从来不是什么激光雷达和算法,而是城乡结合部那些不讲武德的老头乐。
你可以构建一个荒诞化的场景:你开着这台X3,L2辅助驾驶启动,优雅地在路上巡航,BGM放着肖邦。突然,斜刺里杀出一个开着老头乐的大爷,他一个神龙摆尾,一个Z字抖动,你车上的电脑CPU当场就得干烧了。它会陷入哲学沉思: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刹车?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就问你怕不怕?你那点所谓的智能科技,在真正的马路大乱斗面前,就是个笑话。我最近在研究怎么做红烧肉才能不那么油腻,感觉比研究这些车的智能系统有意义多了。至少红烧肉是真的好吃。
再聊竞争。BBA现在哪还有什么体面竞争,全都是掀桌子。你GLC加长,我Q5L也加长。大家都在疯狂内卷,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就像现在的新势力,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BBA这帮老钱贵族看着这帮新来的野蛮人,心态早就爆了,但还得假装优雅,嘴里念叨着“我们有百年底蕴”。是是是,底蕴能当电用吗?同行看了也得傻。
但话又说回来,买得起不一定养得起。官方油耗8.1升,每天成本25块,这都是实验室数据,是车企表演给你看的。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宝马的人告诉你,真实油耗,尤其是在深圳这种地方,轻松上10个。还有保养、保险,哪一项都不是善茬。这才是最现实的耳光,把很多靠着“首付不到10万”冲进去的年轻人打得哭晕过去。
但说一千道一万,那个蓝天白云标戳在那,它就是硬通货!服不服!
所以,这台跑了100公里的准新宝马X3,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你应该问的,是你到底需不需要这块能瞬间膨胀的“社交压缩毛巾”,来给你的人生撑场面。你需要它帮你完成一些超越产品本身的社交任务,那它就值,别说省11万,就是原价买都值。你不需要,它就是一堆钢铁,白给你都嫌占地方,每年还得花钱伺候。
就这么简单,别整那些虚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