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啊,你说说,挺让人琢磨不透。同样是中大型轿车,一边是家喻户晓的“老前辈”奥迪A6L,一边是号称更高端、更有科技范儿的奥迪A7L。结果呢?8月销量A7L才卖1600台,A6L直接干到12940多台,俩人差了一万一千多辆。这事是不是很魔幻?为啥“产品力”明明更强,销量反倒被吊打?今天咱就唠唠这个事儿。
首先你得问一句:啥叫产品力?光看配置,A7L确实比A6L“狠”——起步就是45TFSI,动力更充足;A6L还得从40TFSI慢慢往上走。你再瞅瞅顶配,A7L高配能给你空气悬架,电吸门,真皮座椅,一大堆高科技配置;A6L很多还都是得加钱选、入门玩仿皮。再说设计感,A7L明明长得更“轿跑”,整体更时髦点,按理说更能吸引年轻人,也更有“个性”。
但问题来了,你是不是发现一个规律:买车这东西,光靠“数据”和“配置”就能卖得多吗?答案显然不是。咱们买车,有几个心里话。第一,买得起不?第二,值不值?第三,买了得有人羡慕才是真正的“面儿”。这仨问题决定了大部分人的选择。
咱先说买得起不。A7L现在最低配落地怎么也得34、35万,A6L低配只要31、32万,光“入门门槛”就高了两三万。你说这差价大不大?有的家庭买车,首选是“性价比”,配置啥都重要,但口袋里有多少钱才是最硬的道理。甚至你看看A7L的中配价格,跟宝马530LI的主推配置都撞上了。能买A7L的人,拿同样钱还可以考虑BBA三家旗舰的入门,“左一手奔驰右一手宝马”,你说他为啥偏要选一个比A6L贵、比宝马530Li更新鲜的A7L?
值不值的问题也来了。市场有一个普遍心理,买车讲究一个“家底”,讲究谁是“官车”,“商务脸”,谁是真正的经典。A6L多少年都在这个位置上,啥场合都不会翻车,买了别人都懂,你不用多解释。A7L呢?“进口A7衍生”,想造型更运动,但在中国变成“加长”,尾巴也就贯穿式尾灯和无框门,溜背和扰流板都不要了。最终的效果就是,既没德国A7原来的范儿,又不像传统豪车那么沉稳。你说买A7L,别人都觉得你挑了个小众,配件、形象、历史底蕴统统没A6L扎实。
还说个现实点的事,你身边同事、亲戚朋友老一辈儿都认“奥迪A6”,开出去油盐酱醋都懂,A7L一出来都说“这是不是新出的A6?”品牌认知,历史沉淀,这不是一两年能补上的。A6L曾经是“官车”,有口皆碑;A7L想多高端多特殊,其实“逼格”容易走偏。豪车圈子也是有鄙视链的,A6L能混得风生水起,A7L不伦不类。
有人说现在90后、00后买车,不就是图个“个性”吗?但真到掏钱那一刻,“个性”不值钱,车子一旦不够主流,二手残值就哗哗降,保值率大打折扣。市场不是没玩家试过,用新概念新设计来抢老本行,往往被老大哥干趴下。A7L销量低迷,说白了,跟它产品力没一毛钱关系,门槛太高,品牌认知感太低,用户选它没性价比,也没有安全感。
再说说行业现象:为什么很多车企爱出“新品”拼配置拼动力,结果市场都不买账?还不是因为买车这局,讲的是“群体认同”。你买A6L,别人知道你选的是成功标配,你买A7L,别人觉得你只是能花钱。就跟穿西服,你买有名品牌,人家说你有品位,买小众潮牌没人认,反倒尴尬。
你说厂家为啥还硬杠A7L继续卖?各家都想打造“高端品牌”,A7L是奥迪国产化的模板,卖价得撑住,否则其他车都得降一轮。但是市场讲实惠,钞票不说谎,该出手时还得“掂量”。你看看宝马、奔驰的同级别车型,80%的销量都走中低配,旗舰玩配置高价,那是拉品味,不是提销量。
买A6L的人图啥?图个“稳”,图个“面子”,图个“二手好卖”。买A7L的人图啥?图个“特”,图个“少”,但没几个人真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有些事你得认,豪车圈子太看重主流其实就是从众心理,谁能提供更多安全感谁就是大赢家。
拿A7L的销量说话,让人反思一个事儿:我们到底是买“配置”,还是买“认同”;是买“数据”,还是买“身份”。选车从来不是横向拼比一块电吸门、一个真皮座椅那么简单。配置再好,认同感没法做加法,典型老游戏了。
还有个原因不得不说,中国用户其实并不傻,谁家保值谁家用的久,谁不用担心售后小毛病大问题,大家都心里有数。A7L仓促上马,还没来得及把“体面”做出来,就把门槛提到天上,肯定不好卖。而A6L已经是“老炮”,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没多少毛病,谁都能闭着眼选。
你再看那些试图用“高配低价”杀进来的新车,什么捷豹、沃尔沃,甚至凯迪拉克,配置拉满也没能正面KOBBA老三家。为啥?这里头有很多“只认品牌牌子,不认配置参数”的心理。技术重要,但认同感才最值钱——这是汽车圈的老铁律。
很多“懂车帝”喜欢在网上讨论“谁配置高,谁用料猛,谁动力强”,但老百姓买车,谁能省心长脸谁就能胜出。你放眼看去,销量第一的大多都是性价比最优、认同感最强的产品,价格差不是1、2万就能让人动心,这背后的社会心理才是真正阻挡A7L走量的“大门槛”。
再说,人家A6L现在也不傻,配置全系在优化,新款在提高内饰质感,优惠幅度大得异常——销量优等生还在努力升级,A7L能不着急吗?你这高价高位,主打“少而精”,市场容量注定不大。中国汽车市场大而复杂,愿意为“个性”买单的永远是一小撮,主流牌子主流款才是最硬的药。
最后想说,买车归根到底就是买安全感、买认可度、买价值感,A7L现在最缺的不是技术和配置,而是“大家愿意认可”。只靠“产品力”不够,加点设计元素也不够,如果不拉回价格,缩小与主流产品的心理距离,销量永远被A6L碾压。换句话说,“面子”才是这个价位车最核心的秘诀,不懂“面子”,就只能做小众。
所以,以后再看到谁拍着胸脯说“我这车各项参数完胜对手”,你可以反问一句:“你这车,有没有人愿意买?买了能不能让人羡慕?”如果这俩问题答不上来,再漂亮的产品力也没人会真买单。汽车圈的“铁律”,其实从来都很简单:认同感才是硬道理,谁都跑不脱。
这事说到底,是门口的数据不骗人,心里的需求最真,产品再好,归根到底还是得靠“主流认同”,谁能把这口气吃牢了,销量才值钱。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