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便宜也不能买的5款二手车,小毛病非常多,养车成本高
大家好,我是老张,一个在车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今天咱们不聊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新车,也不聊保值率逆天的神车,咱们来点实在的——聊聊二手车市场里的那些“坑”。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新车价格战打得飞起,一年一个价,搞得二手车市场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人觉得,买辆二手车代步,经济实惠,出了问题也不心疼。这话听起来没错,但你得知道,不是所有便宜的二手车都值得捡漏。有些车,看着价格诱人,买回来才发现,修车的钱比车价还贵!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看过的、修过的、听过的各种案例,给大家盘点5款“再便宜也不能买”的二手车。它们的小毛病多到让你怀疑人生,养车成本更是高得离谱。如果你正打算入手二手车,那这篇文章,你可得好好看看了。
第一款:2015年之前的大众帕萨特,烧机油的“祖师爷”。帕萨特这车,曾经是中型车里的“老大哥”,外观大气,空间宽敞,开出去有面子。但2015年之前的车型,尤其是搭载EA888发动机的,那可是“烧机油”的代名词。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年三箱半”?这不是段子,是真实车主的无奈调侃。后备箱常备一桶机油,这操作,你敢信?除了烧机油,发动机漏油、机油消耗量大,都是家常便饭。变速箱也不省心,机电单元易损,开起来顿挫、异响,简直就是“移动的修车铺”。你说,这车便宜是便宜,但三天两头往修理厂跑,时间、精力、金钱,哪样不是成本?买它,不是省钱,是花钱买罪受。网友都说:“帕萨特,修起来比买的时候还贵。”这话,真不是开玩笑。
第二款:2012~2015年的日产骊威,动力“虚脱”的家用车。骊威这车,当年主打经济实惠,空间大,价格低,吸引了不少家庭用户。但2012到2015年间的车型,问题可不少。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动力传输问题。开到一定速度,突然就“顿挫”一下,发动机转速上去了,车速却提不起来,跟“虚脱”了一样。这多半是CVT变速箱的钢带磨损打滑导致的。修一次,好几千,换一次,上万块。还有发动机故障灯亮、尾气冒黑烟,这通常是空气流量传感器坏了。车窗升降失灵、异响,这些小毛病更是层出不穷。油耗还偏高,自动挡车型在城里开,百公里轻松破8升,这哪是省油车,简直是“油老虎”。你说,这车买回来,图的是啥?图它空间大?可开起来提心吊胆,生怕半路“趴窝”,这代步的意义何在?
第三款:2014年之前的别克英朗,动力“肉”得让人心塞。英朗这车,外观时尚,空间也不错,当年销量可不低。但2014年之前的车型,动力系统是硬伤。发动机噪音大,换挡顿挫,A柱还粗,影响视线。最要命的是动力表现,从0加速到100km/h要超过10秒,这对于一款标榜运动的轿车来说,简直是“侮辱”。你开着它上高速,想超个车,油门踩到底,转速拉得老高,车速却慢悠悠地爬,后车喇叭按得震天响,那感觉,别提多尴尬了。虽然它价格便宜,但开起来毫无驾驶乐趣,纯粹是“代步工具”。长期驾驶,那种“肉”感会消磨你的耐心。养车成本虽然不算最高,但这种“心塞”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成本。网友调侃:“英朗,适合佛系驾驶,急不得,躁不得。”
第四款:2014~2019年的标致408,异响不断的“交响乐团”。标致408,法系车的代表,底盘调校有口皆碑。但2014到2019年间的车型,质量问题频发。早期的轮胎开裂、发动机烧机油,就够让人头疼了。后来的车型,虽然轮胎问题少了,但车内异响成了新“特色”。方向盘、中控台、门板,只要车子一动,各种“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响起来,活脱脱一个“移动的交响乐团”。电子手刹、自动空调这些电子设备也爱出毛病。你想安安静静地开个车,享受一下法系车的底盘,结果被各种异响和电子故障搞得心烦意乱。修吧,问题太多,修不胜修;不修吧,天天听“交响乐”,耳朵也受不了。这车的养车成本,不仅体现在维修费上,更体现在对驾驶心情的“摧残”上。
第五款:荣威550,配置高但“皮薄馅大”的国产车。荣威550,当年可是打着“欧洲血统”、“数字化座舱”的旗号上市的,配置高,科技感强,吸引了不少尝鲜的消费者。但实际使用下来,问题也不少。车漆薄得像纸,稍微刮蹭就是一道大口子;内饰异响,各种塑料件“吱呀”作响;油耗偏高,动力不足,开起来有心无力。作为一款国产车,它在品控和用料上确实和合资车有差距。买它,图的是配置和性价比,但后期各种小毛病不断,维修保养也未必便宜。配置再高,开起来不舒服,也是白搭。网友说:“荣威550,适合当展示品,不适合当交通工具。”
聊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了数。二手车市场水深,便宜的车背后,可能藏着昂贵的维修账单。小毛病多,不仅影响驾驶体验,更会推高养车成本。我们买二手车,是为了省钱、省心,而不是花钱买烦恼。所以,选车时,千万别只看价格,一定要深入了解车型的通病,做好功课。那么问题来了:在你看来,一辆二手车,最不能容忍的“硬伤”是什么?是烧机油、异响,还是动力不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