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

你敢信吗? 曾经一车难求、号称“平民超跑”的本田飞度,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全国只卖出了23台! 是的,你没看错,不是2300,也不是230,而是区区23台。 这个数字甚至不够填满一个小型停车场。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回想飞度巅峰时期,单月销量能轻松突破1.5万辆,累计在华销量超过130万辆,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神车”。 那时候的飞度,凭借省油、好开、空间灵活的特点,成为无数年轻人第一台车的首选,二手车市场更是保值到离谱。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如今这样的销量表现,简直堪称“断崖式下跌”。 从月销过万到月销23台,飞度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背后又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怎样的变革?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说到飞度的没落,就不得不提新能源车的“降维打击”。 2025年7月,中国小型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二名全部被新能源车型占据,冠军车型的月销量甚至是飞度的306倍。 这种市场格局的重构,是飞度销量暴跌的首要原因。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新能源车在使用成本上彻底碾压了飞度。 飞度一直以“燃油经济性”为核心卖点,WLTC综合油耗低至5.57L/100km5。 但以月均行驶1000公里计算,飞度的油费大约需要416元,而同价位的比亚迪海鸥电费仅需40元左右,每年能为消费者节省约4500元。 这笔账,消费者算得比谁都清楚。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政策环境也对飞度这样的燃油车极为不利。 在限牌城市,新能源车可以直接上牌,而飞度则需要竞拍牌照,比如广州的拍牌均价就高达2.5万元左右。 再加上多地实施的燃油车限行政策,以及新能源车的购置税减免优惠,进一步拉大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差距。

除了外部环境的冲击,飞度自身产品力的停滞不前也是关键因素。 2020年后,飞度为了应对成本压力,进行了“内卷式减配”。 后轮刹车从盘刹变成了鼓刹,轮胎宽度缩水,甚至连入门版本的音响配置都被砍掉了,中低配车型连收音机都没有。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飞度起售价8.68万元的版本仅配备卤素大灯、塑料方向盘和手动空调。 而同价位的比亚迪海鸥已经标配LED大灯、皮质方向盘、自动空调和10.1英寸智能屏。 这种配置差距,让飞度看起来不像2025年的产品,倒像是上个世纪的“工业垃圾”。

飞度的海外版本其实配备了电子手刹、全速域ACC巡航等先进功能,但到了国内市场全被阉割,机械手刹和手动空调成了标配。 这种区别对待,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价格定位也是飞度的一大尴尬。 指导价8.68-10.88万的飞度,终端售价与比亚迪海鸥、零跑T03等电动车基本持平,但配置却相差甚远。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飞度能做到5、6万落地,可能还能重现辉煌。

但作为合资品牌,飞度的核心部件仍有进口成本,国产化率虽高但供应链成本比纯国产车高15%。 更重要的是,本田的价格体系不能乱,一旦飞度降到5万级,会直接冲击思域、型格等车型的入门市场,引发连锁反应。

谁敢信?8月只卖出23台,曾经的神车飞度为何沦落至此?-有驾

飞度的故事正在成为燃油车时代的一个缩影。 当它还在坚持“十年不过时”的产品哲学时,市场早已进入“三年一换代”的智能电动周期。 没有永远的神车,只有时代的神车。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