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主角还是那个总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斯拉。
话说,就在国内各大新能源车企忙着开发布会、搞预热、吊足大家胃口的时候,特斯拉的一款新车,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门店里。
没有官方宣传,没有预售环节,更没有马斯克出来跳舞助兴,这款所谓的“Model YL”,也就是七座版的Model Y,就这么直接开卖了。
这种操作,让不少人都觉得有点懵,特斯拉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是对自己产品太自信,觉得根本不需要吆喝,还是说,这车其实有点“心虚”,想先悄悄上市看看市场的反应?
咱们先得把这事儿弄明白,这个被大家喊作“Model YL”的车,其实并不是一款全新的车型。
在特斯拉的官网上,它就是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的一个选装项,多花两万六千块钱,就能从标准的五座升级成七座布局。
大家之所以给它起了个“YL”的别名,一方面是开个玩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在原有Model Y的基础上,硬生生给加了第三排,感觉像是被强行拉长(Long)了功能一样。
但这恰恰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这到底是一次实用的产品升级,还是一个为了凑数而进行的尴尬改造?
很多对这车感兴趣的朋友,第一时间都跑去店里体验了。
大家普遍的想法是,花三十多万,买一台既有特斯拉的驾驶乐趣,又能坐下全家老小的车,听起来确实很香。
可当他们真正拉开车门,钻进第三排之后,心里的那点小火苗可能就瞬间被浇灭了。
我们得面对一个最基本的物理现实,特斯拉Model Y的车身长度是4米75,轴距是2米89。
这个尺寸,在SUV里头,也就是个标准的中型身材,天生就是为五座设计的。
想要在这样一个固定的空间里,变魔术一样塞进七个座位,难度可想而知。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为了给第三排乘客留出一点点进出的通道,第二排的座椅被设计成了可以前后移动的。
但就算你把第二排座椅推到最前面,让二排乘客的腿紧贴着前排靠背,第三排的腿部空间也几乎不存在。
有网友很形象地描述说,成年人坐进去,膝盖基本上是顶着第二排座椅的硬塑料板,头也快要碰到倾斜的后挡风玻璃了,整个身体是蜷缩着的,别说长途旅行了,就是在市区里堵个半小时车,估计都够受的。
所以很多人都说,这第三排座椅,要么是给小学生坐的“儿童专座”,要么就是家里养的宠物专座,成年人坐进去,那简直就是一种“惩罚”。
更别提因为车底铺着大块的电池组,Model Y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地板都不是纯平的,中间有个凸起,这让本就不富裕的空间显得更加局促。
所以说,这“魔改”的痕迹确实太重了,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七座车,更像是一个“5+2”的应急方案。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空间表现这么差,明知道会被大家吐槽,特斯拉为什么还要坚持推出这个七座版本呢?
这就牵扯到特斯拉和我们国内造车新势力在造车理念上一个非常根本的区别。
在特斯拉或者说马斯克的理念里,汽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技术属性。
什么叫技术属性?
就是它的电池续航够不够长,电机加速够不够快,自动驾驶够不够聪明,整车的操控性好不好。
Model Y之所以能卖得这么火,靠的就是它那踩下电门瞬间的推背感,精准灵活的转向,以及高度智能化的车机系统。
在特斯拉的粉丝看来,这才是车子的“灵魂”。
至于车内空间大不大,座椅舒不舒服,内饰用料豪不豪华,这些都是次要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特斯拉推出七座版,它的逻辑是在不影响核心驾驶体验的前提下,给你增加一个功能选项。
他们认为,市场上总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是特斯拉的铁杆粉丝,非常迷恋特斯拉的驾驶感受和科技感,但同时家里又确实有偶尔需要坐六七个人的情况。
哪怕这个第三排的体验很差,但只要有,就解决了他们“从无到有”的问题。
为了那个特斯拉的标志和那种独特的驾驶体验,他们愿意接受这种空间上的妥协。
这是一种典型的“我造什么样的车,你来适应我”的产品思维。
但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造车新势力,特别是像理想、问界这些品牌,他们走的是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他们非常清楚,在中国,对于一个花三十多万买家用SUV的家庭来说,车子最重要的属性是什么?
不是零百加速快了零点几秒,而是能不能让一家老小都坐得舒舒服服。
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家”。
所以你看理想L8、问界M7这些车,它们首先在尺寸上就毫不吝啬,车长超过五米,轴距超过三米,从根上就保证了车内空间的宽敞。
然后,它们把中国家庭最喜欢的那一套“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理念,原封不动地搬进了车里。
你可以在车里给孩子看动画片,从车载冰箱里拿出冰镇的饮料,第二排的独立座椅甚至可以放倒,让老人舒舒服服地躺着休息。
它们可能在极限操控上不如特斯拉那么凌厉,但是在“乘坐”和“享受”这两个方面,它们把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
这是一种“用户需要什么,我就造什么”的市场思维。
这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就导致了特斯拉Model Y七座版和国产的这些大六座、大七座SUV,虽然价格上有所重叠,但实际上它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产品,也谈不上直接的竞争。
一个追求的是极致的个人驾驶乐趣,顺便解决了多拉两个人的应急需求;另一个则是把家庭的舒适和幸福感放在第一位。
这就好比,一个是专业的运动跑鞋,性能很强,但你不能指望穿着它去走长途的沙漠;另一个是舒适的徒步鞋,虽然跑不快,但能保证你和家人安稳地走得更远。
所以,特斯拉Model Y七座版三十多万的售价,看起来正好和理想L8的入门版打在了一起,但会买它们的人,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消费者。
选择Model Y七座版的,大概率是本来就钟情于特斯拉品牌,现在因为家庭成员增加了,又不想换掉自己喜欢的品牌,所以选择了一个“妥协”的方案。
而选择理想L8或者同类国产车的消费者,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一个能让全家人都满意的、宽敞舒适的出行工具。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这次悄无声息地推出七座版,与其说是对中国品牌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倒不如说,它更像是在中国市场这个独特的“考场”里,面对“如何满足中国家庭需求”这张考卷时,交出的一份有点准备不足、甚至有点偏题的答卷。
它或许能吸引到一小部分特定的用户群体,但想要撼动国产“奶爸神车”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恰恰说明了,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我们的消费者越来越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我们的自主品牌也越来越有能力和信心,去定义真正符合本土用户需求的好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