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397辆二手共享电单车拍卖,29.17万底价成交

九百块一辆的新车,你敢信?搁在前几年,共享单车还满大街乱窜那会儿,谁要是说将来这些“扫码就能骑”的小电驴子能跌到七百多一辆甩卖,怕是得被人当成讲疯话。可就在9月11号,浙江嘉兴海宁的司法拍卖平台上,真就上演了这么一出“电单车跳楼大甩卖”——397辆二手共享电单车,打包底价29.18万,一个人报名,一锤定音,平均每辆成交价才735块,连个像样的竞价都没掀起,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拍走了。

这批车,说白了就是“退役老兵”。它们不再是城市街头那道流动的风景线,而是被堆在海宁市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的一处厂房空地里,风吹日晒,车身上还挂着“梅州”字样的车牌,估计是从广东那边收回来的旧货。照片里看,漆面发灰,坐垫磨损,轮子也有点瘪,妥妥的“干过五年网约车”的疲惫感。这哪是共享电单车,分明是“共享电残骸”。

嘉兴海宁397辆二手共享电单车拍卖,29.17万底价成交-有驾

按评估价算,这批车原本值41.6万多,可市场不买账。起拍价直接打了七折,29.18万放出去,全场就一个叫“叶先生”的自然人报名,连对手都没有,直接捡漏成功。这操作,像极了二手车市场里那种“老板急着回款,全场清仓,亏本处理”的既视感。

你可能会问,这玩意儿还能值钱?七百多一辆,买回去干啥?拆废铁吗?还真有可能。一辆普通电动自行车,全新国标款,市面上也就两三千起步。而这批共享车,虽然挂着智能锁、能扫码、有GPS,但核心部件早就不在状态了。电池衰减、控制器老化、车架疲劳,别说再投出去运营了,能正常跑都不容易。回收商买走,大概率是当“零件车”拆解,电机、车架、智能锁模块能用的就留,不能用的压成废铁,论斤卖。

嘉兴海宁397辆二手共享电单车拍卖,29.17万底价成交-有驾

这事儿背后,其实戳中了共享电单车行业这几年的“高开低走”。早年资本一哄而上,各大平台疯狂投放,“彩虹大战”搞得满城都是各色小电驴,结果呢?管理跟不上,乱停乱放、占用盲道、充电起火,问题一堆。后来各地开始收紧,搞准入制,要审批才能投车,一下子把野蛮生长给按住了。像杭州、深圳、成都这些城市,现在都是“配额制”,你想多投?没门,先排队拿牌照。

市场从“抢地盘”变成“拼运营”,拼谁家车好骑、谁家调度快、谁家服务稳。那些早期粗放投放的车辆,生命周期一到,就得下岗。而回收体系又没跟上,正规拆解成本高,小作坊又乱拆污染环境,导致这类“退役共享车”成了烫手山芋。

更扎心的是,当年这些车投放时,一辆成本怎么也得三四千,有的带换电功能的甚至逼近五千。可如今,三年五年一过,残值直接腰斩再腰斩,落到七百块一辆,比一部二手手机还便宜。这落差,跟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困境有点像——技术迭代太快,新款年年出,老款立马变“古董”。

嘉兴海宁397辆二手共享电单车拍卖,29.17万底价成交-有驾

有意思的是,买家是个自然人,不是什么大平台或运营公司。这位叶先生,是打算搞“共享电驴子二手机市场”?还是准备改造成工地代步车?又或者,干脆当废品倒手?外人猜不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锤子下去,拍走的不是397辆车,而是整个共享出行狂飙时代的一块“化石”。

嘉兴海宁397辆二手共享电单车拍卖,29.17万底价成交-有驾

这年头,风口过了,连电单车都得认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