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 因为它们都“非同凡想”

李想: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 因为它们都“非同凡想”-有驾

理想汽车CEO李想发文表示: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它们都很“Think Different”(非同凡响)。

他直言:“理想的每一款全新车系——从理想ONE到理想i8——几乎都在质疑声中开启征程,但最终凭借‘非同凡想’的用户需求解决方案,通过口碑与NPS(用户净推荐值)实现逆袭。”

“低开”:质疑中的创新试炼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的“低开”源于对用户需求的颠覆性理解。以理想MEGA为例,这款纯电MPV上市初期因“高铁式车头”设计引发争议,但李想团队坚持“空间效率优先”原则,通过“零重力旋转座椅”和“45度上下车模式”等创新设计,将家庭客厅场景移植至车内。数据显示,MEGA家庭特别版订单占比超九成,验证了用户对“空间体验创新”的认可。

李想: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 因为它们都“非同凡想”-有驾

类似逻辑贯穿理想全系产品:

理想ONE:首创增程式电动SUV,以“城市用电、长途用油”解决续航焦虑,上市初期被质疑“技术落后”,但凭借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成为首款月销破5万的新势力车型。

理想L9:以“移动的家”为概念,将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家居元素融入车内,初期被批评“过度娱乐化”,但最终以“500万以内最好SUV”的口碑登顶40万以上大型SUV销量冠军。

理想i8:作为首款家庭六座纯电SUV,其“SUV车身+MPV空间”的跨界设计,上市前被质疑“四不像”,但李想坚信:“随着交付后用户体验增多,口碑和NPS会证明一切。”

“高走”:口碑驱动的指数级增长

李想将“高走”归因于“用户体验的雪球效应”。他以理想L系列为例:2025年上半年,理想完成全系产品智能焕新,L6、L7、L8、L9通过OTA升级新增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用户活跃度提升40%;同时,理想超充站网络扩张至2267座,覆盖151个城市,补能效率比肩燃油车。这些举措推动理想L6蝉联20万-30万元中大型SUV销量第一,L7/L8包揽30万-40万元市场榜首。

李想: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 因为它们都“非同凡想”-有驾

用户口碑的裂变效应在MEGA身上尤为显著。2025年6月,MEGA以36,279辆的月交付量登顶50万元以上MPV市场(不分能源形式),其中家庭特别版用户NPS(净推荐值)达8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李想透露:“每10个MEGA用户中,就有3个是通过老车主推荐购车。”

“非同凡想”:理想i8的破局之道

作为理想首款纯电旗舰,i8承载着李想“Think Different”的终极实践。其核心创新包括:

空间重构:通过“滑板式底盘”和“四轮四角”设计,在SUV车身内实现MPV级纵向空间,二排腿部空间达1.2米,支持“面对面座椅模式”,满足家庭娱乐和商务会议需求。

智能生态:搭载理想AI Talk 2.0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和跨设备协同,用户可通过语音控制家中智能设备,实现“车家互联”。

补能革命:兼容800V高压平台,配合理想超充站,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彻底消除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

李想: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 因为它们都“非同凡想”-有驾

尽管i8尚未大规模交付,但市场已给出积极信号。据理想零售中心反馈,i8展车到店后,日均试驾量较同级别车型高出60%,其中“空间灵活性”和“智能交互”成为用户最关注的卖点。李想在文中立下目标:“到9月底,i8交付量将突破8000台,并向1万台发起挑战,让更多用户在国庆假期前提到新车。”

理想模式能否持续?

李想的“低开高走”战略,本质是“以用户需求为原点,通过持续创新构建护城河”。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磊指出:“理想的产品逻辑不同于特斯拉的技术驱动或比亚迪的成本领先,而是聚焦家庭用户未被满足的痛点,用‘场景化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已连续三个季度获得20万元以上SUV销量冠军,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千亿元,成为中国首个盈利的新势力车企。李想在文中强调:“理想不是整车制造企业,而是人工智能公司。我们的估值应基于AI技术对用户体验的重构能力,而非传统汽车指标。”

随着理想i8交付在即,这场由“Think Different”引发的变革,或将重新定义高端纯电市场的竞争规则。正如李想所言:“创新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理想i8,值得所有人深度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