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戒之哉!”
这厢,汽车圈又是一阵喧嚣,红旗天工06,再缀上孙颖莎的名号,热度直线上扬。细品之下,虽觉其形貌可人,却又隐约察觉一丝违和。
简单拆解一番,红旗新推一款纯电SUV,名为天工06。其主打智能驭驶,标榜“仿生智驾”,更聘请国乒健将孙颖莎代言。宣传文案中,各类科技术语层叠堆砌,诸如“司南智驾系统”、“卓驭成行平台”、“惯导三目方案”, 令人顿生此车可直抵霄汉之感。
问题症结,并非车辆本身,而是这般“国潮科技”的营销伎俩。且不论此车智能几何,单说这“国潮”二字,是否已遭过度滥用?
忆往昔,国货曾被冠以“低廉”、“仿冒”之名,如今华丽转身,成了“国潮”,似若凡与华夏元素沾边,便可待价而沽。期间,是否有所缺失?缺失的,是货真价实的品质精进,是真正以人为本的革新。
以这红旗天工06为例,宣称“豪奢适意”、“惬意驾乘”,座椅采用“超柔超纤面料”,内饰为“全包覆软包”,更配以“科技麂皮云顶”。诚然,这些颇为重要,然对普罗大众而言,更为关键者为何?是续航里程是否堪用?充电是否便捷?维修维保是否昂贵?
时下,诸多厂商热衷于以“堆砌物料”之法,炮制“豪奢感”,恨不能将所有可构想之配置悉数塞入车内。然此种“豪奢”,果真能升华用户之体验?抑或仅为满足一己虚荣?
犹记数年前爆出的“奔驰维权风波”,西安那位女车主斥巨资购入一辆奔驰,未及驶出4S店,便察觉漏油。此事喧嚣尘上,亦使我等窥见,纵是豪奢品牌,亦难免存在质素之虞。
再论及这“智能驭驶”。现今,各式辅助驭驶系统层出不穷,然真正能臻至全自动驭驶者,又有几许?甚多时候,这些“智能”功能反成安全隐患。
去岁便曾发生一起特斯拉自动驭驶事故,一位车主在使用自动驭驶功能时,车辆突发失控,致使严重车祸。此事予我等警醒,技术再精湛,亦无法取代人脑之决断。
吾等固然期冀国产品牌汽车能够崛起,能够走向寰宇,然此种崛起,不可仰赖炒作概念,不可仰赖堆砌配置,更不可仰赖虚妄宣传。真正之崛起,需凭借脚踏实地的研发,需凭借精益求精的制造,需凭借以人为本的服务。
吾等翘首以盼,能目睹更多如比亚迪般,凭借电池技术与电动汽车技术,与特斯拉正面交锋之国产品牌,而非仅擅长于营销手段,视消费者为韭菜,肆意收割之品牌。
坦白而言,消费者所求者,并非“国潮”之虚名,而是实实在在之优良产品。倘若有朝一日,吾等之国产汽车,能以过硬之品质与合理之价格,赢得消费者之青睐,方为真正之“国潮崛起”。
那么,吾等当如何为之?
鄙人以为,首先,厂商需端正心态,勿将消费者视作愚氓。需认真倾听消费者之需求,将更多精力倾注于产品研发与质量管控之上。
其次,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与不正当竞争行为。需令那些仰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之厂商,付出代价。
再者,消费者亦需擦亮双眼,勿为各类花里胡哨之宣传所迷惑。需多加了解产品信息,多做比较,理性消费。
唯有厂商、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同心协力,方能真正推动国产汽车之康健发展,方能令“国潮”不再是一句空泛之口号,而是真正代表着华夏制造之品质与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