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大家都在吹捧“增程车”,说这是新能源时代的神仙选择,仿佛它解决了所有出行的烦恼。你说“油电两用,续航无忧”,听上去就让人心动。可循环一下朋友圈、自媒体相关文章有多少人在和你聊增程车的缺点?为啥好多时候只有卖车的夸、开车的人一言难尽?咱今天就来唠唠这些被忽略的“坑”。
咱先问一句:一个车需要搭载发动机、发电机、大电池和驱动电机,这到底是技术进步还是妥协?增程车前几年市场一般,怎么突然就火了?其实无非就是利用了用户焦虑——一方面,你怕纯电动续航焦虑,充电不便;另一方面,你又不甘心一直烧油,多花钱还被说落伍。于是,增程这个东西来了:用电的时候便宜安静,还能加油,号称“鱼和熊掌兼得”。但鱼和熊掌哪个便宜过了?你真得到了完美答案吗?
先说说高速油耗这个问题。你以为自己买了新能源,结果高速一开,油耗吓死人。很多车主亲测,增程车在亏电(也就是电快没了靠油发电)状态下,油耗比燃油车还高。原理其实不难懂:机械能到电能,再回到机械能,两次转化损耗本来就大。燃油车发动机直接带动轮子,能损自然小。增程呢?发动机发电,能量先损耗一次,再进电机又损耗一次。结果同价位的增程车,跑高速时实际油耗高得离谱——宣传里说六个油,实际八个多,这算新能源吗?有人图个安心,最后反而更焦虑。
说白了,增程车的“续航自由”本质上是“油箱自由”。给你个大油箱,让你能一直跑,但能省钱吗?油更贵,电池小,补能慢,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有人会说:我平时市区用电、偶尔加油,不就完美组合了吗?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每天都担心哪天电不够了,加了油却还不如买个燃油车省心。
再说说充电体验。增程车电池小,一个普遍的现象——厂家直接告诉你纯电续航两百公里,真想一脚电门到底那叫体验?两天就没电了,得去找地方充。别以为外面充电快,现在主流增程都是400V平台,充个电得半小时甚至更久,还得排队。而真正有诚意的纯电车人家一早800V平台,充15分钟飙出一大截续航。这差距你忍得住吗?更别提城市通勤没地儿装家充桩,每隔两三天扎堆排队,左看右看都是同小区的车友,一起发愁。谁还乐意这样自找麻烦?
电池小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你说纯电模式够市区用,但用不了几天又得充、用油又心疼,关键是“油电切换”这个过程还可能影响驾驶体验。有车主吐槽:车快没电了,发动机一启动,那叫一个抖动和噪音。本来安静无声,立马变拖拉机。你原本放心买新能源,结果现在反倒成了噪音制造机,这算哪门子的升级?
再来想想,如果真是一辆完美的车,为什么二手增程车掉价更狠?车里既有一整套燃油系统、又有一套电驱系统,结构复杂,你觉得维修会便宜?一出事,修修电池、修修发动机、再来个软件黑屏,随便一修就是大几千,和奔驰宝马掰手腕了。三年不到,二手增程车残值能比纯电再低15%,人家二手车商说的不是没道理。你以为自己抢到宝,其实买的是定时炸弹。主机厂宣传的国民级神车,到了维修厂全是惊喜。
而且,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理想、问界这些热门品牌,销量猛涨背后,是不是也在上新一批续航400公里+的增程车?这是不是说明厂商自己也知道之前那套两百多公里纯电模式根本不够用?如果技术才刚刚进步,那之前你买的算啥?小白鼠吗?
其实吧,所有“过渡”方案最后只能是“折中”。你嫌纯电充电难,嫌油车落伍,增程听起来啥都解决了。可真用下来,每一样都不占特别大便宜。你要动力?亏电慢半拍、油耗高。你要便宜?维修保养没省下钱。你要安静?发动机偶尔让你透心凉。你要省心?油电混着弄,啥也别想完美。
那增程车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要是你家里有充电桩,平时就市内跑跑,增程车大部分时候表现确实不错。尤其是年轻家庭,偶尔跑个郊区自驾游,家里充电无忧问题都不大。只怕你一旦出趟长途,没法随心充电,每到服务区不是等桩就是烧油,看着油耗表格怀疑人生。你说后悔不后悔?
咱还要思考一个现实问题,新能源汽车这几年发展到底多快?等你买的时候还觉得时髦,新技术再出来你就落伍了。今天的增程可能几十公里纯电,明天就四五百公里。那这东西到底要当个长期资产,还是三五年换一次的折旧品?这个账你想明白没有?
再一条,厂家把增程车吹成“环保标兵”,但你想想这么多双系统,车重上去,油耗虽然省不了油,真正省的是谁?更多原材料被耗在了车上,最终还不是让全社会为“不完美的过渡”买单?
所以回过头问一句,你到底图啥?如果是图方便、图省钱,而你家能方便充电、活动范围大致固定,增程这玩意儿问题不算大,绝大多数时候能满足需求。可真要经常长途、出门难找桩,没两天就得跟其它新能源车一样挤在充电站,是不是还不如踏踏实实选个油车?别把自己搞得进退两难。
说白了,买增程车就跟穿雨靴出门一样,晴天踩水有用,下雨防滑也行,偏偏多半时候,太阳出来才尴尬:你得背着一堆可能用得上的装备,实际还没普通鞋舒服。这玩意儿,到底是“刚需”,还是“心理安慰”?
汽车行业变化太快,传播速度太猛,营销套路一大堆,别被广告语牵着鼻子走。自己到底要什么,自己生活环境适不适合增程,盘算盘算比盲从重要。别人家开得爽,不代表你家适合。别赔了钱还生一肚子气,还让朋友圈当“技术升级小白鼠”。
总之,道理很简单:厂商宣传说的再好,买车还是得看自己实际需求。别被什么“全能型”、“终极方案”弄得找不着北,花了冤枉钱还抱怨技术不成熟。等哪天技术真成了,你的钱包还能不能跟上进步节奏?多想想吧!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