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有车家庭都面临着一个挺现实的问题,看着自己家那台开了几年的燃油车,再看看路上跑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快的电动汽车,心里难免会盘算起来。
特别是家里条件允许,有固定车位能安充电桩的,这个念头就更强烈了:我是不是该把这油车换掉了?
要换的话,是干脆卖了旧的,一步到位只留一辆电车,还是说留着油车以备不时之需,再买一辆便宜点的电车,平时在城里开开?
身边总有人说,一年都开不到一万公里,换电车就是瞎折腾,省下的那点油钱根本不够弥补买新车的花费。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如果仔细把账算一算,再深入体验一下两种车开起来的真实感受,可能会发现,这个想法在今天这个时代,尤其是在我们国内,可能已经不太适用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一笔经济账,更像是一次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升级。
咱们先不聊那些虚的,就实实在在地把钱的事情掰开揉碎了算清楚。
很多人犹豫,根源就在于不确定换车到底划不划算。
我们就拿一个最常见的家庭用车情况来举例。
假设一辆普通的燃-油家用轿车,百公里综合油耗算8.5升,这已经是个比较理想的数字了。
按照现在油价长期在每升8元上下的水平,那么开一公里车的燃油成本大概是6毛8分钱。
如果一个家庭一年行驶1.5万公里,这算是非常普遍的里程数,那么全年的油费支出就是10200元。
这笔钱是每年都要固定掏出去的,而且只会随着油价上涨而增加。
现在我们再看看电动汽车。
同样是开1.5万公里,如果家里有充电桩,可以利用晚上十点以后电价便宜的“谷电”时段充电,很多地方的谷电价格一度电才3毛钱左右。
一辆主流的纯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通常在15度电上下。
这样算下来,一公里的电费成本只有惊人的4分5厘钱。
一年1.5万公里,总的电费开销大约是675元。
就算家里没法装充电桩,平时都用外面的公共快充桩,算上服务费,一度电平均下来1块5毛钱,那一年的电费也就是3375元。
无论是哪种充电方式,对比起燃油车每年上万元的油费,节省下来的数字都是非常可观的。
一年省下七八千甚至近万块钱,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除了能源费用这个大头,汽车的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结构复杂,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机油滤芯、空气滤芯,时间长了还要换火花塞、变速箱油等等,一年下来,即便只是基础的小保养,一两千块钱也是跑不掉的。
而电动汽车的结构就简单多了,它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所以那些复杂的保养项目也就随之消失了。
它的日常保养,基本上就是检查一下电池、电机和电路系统是否正常,换换空调滤芯,补充一下玻璃水,费用非常低,一年几百块钱就能解决。
这样一来,每年在保养上又能比油车省下一两千元。
把能源和保养这两项加起来,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就能实实在在地省下一万多元。
说到这里,那个“开得少不划算”的论点就值得重新审视了。
这个说法的核心逻辑是,买电车比买同级别的油车贵,需要用省下来的油钱去填补这个差价。
在几年以前,这确实是事实。
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大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不仅在技术和性能上表现出色,在价格上也越来越有竞争力。
很多优秀的国产电动车,其售价已经和同级别的合资品牌燃油车相当,甚至更低。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购车差价”已经大大缩小甚至不存在了,那么从买车的第一天起,你就在享受低成本用车带来的实惠,所谓的“回本周期”也就无从谈起了。
当然,把车从燃油换成电动,仅仅计算经济账是片面的。
对于很多真正换了车的车主来说,让他们觉得“回不去了”的,往往是那种全新的用车体验。
有了家庭充电桩之后,人们对汽车补充能源的习惯被彻底改变了。
再也不用刻意留意油量表,也不用在下班疲惫的路上还要绕道去加油站排队。
每天回到家,停车后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顺手插上充电枪,第二天一早,车子就又是精力满满的状态。
这种把补能融入日常生活、几乎无感的便利性,是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开起来的感觉更是天差地别。
电动汽车由于是电机驱动,动力响应极其直接,只要踩下加速踏板,动力就会瞬间涌现,没有任何延迟,提速过程又快又平顺,没有燃油车换挡时的顿挫感。
在城市里开车,尤其是在红绿灯多、需要频繁起步停车的路段,这种轻快顺滑的驾驶感受会让人的心情都舒畅不少。
而且车内非常安静,没有了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无论是听音乐还是和家人交谈,环境都舒适得多。
再加上现在的新能源车普遍都配备了功能强大的智能车机系统,超大的中控屏幕、流畅的语音控制、不断通过网络升级更新的功能,以及越来越成熟的辅助驾驶系统,都让开车这件事变得更轻松、更有趣,也更安全。
这种从传统机械工具到智能移动空间的转变,是很多人体验过就再也不想换回燃-油车的根本原因。
那么,具体到个人该如何选择呢?
是彻底告别油车,还是采取“油电搭配”的方案,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实际用车需求和预算。
如果一个人的主要用车场景是城市内的日常通勤、接送孩子、周末去郊区转转,一年中长途出行的次数很少,比如只有一两次回老家或者节假日出游,那么把家里的燃油车卖掉,直接换一辆续航里程比较扎实的纯电动车,无疑是更经济、更明智的选择。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将用车成本降到最低,每年只用负担一辆车的保险、停车和维护费用,并且能完完全全地享受到电动汽车带来的所有便利和乐趣。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排队问题,虽然确实存在,但也需要客观看待。
随着国家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现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已经越来越普及,只要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利用吃饭或者休息的时间合理安排补能,这个问题是可以有效规避的。
为了每年仅有的几次不便,而放弃三百多天的省钱和舒适,是否值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而另一种方案,就是保留现有的燃-油车,再增购一辆价格相对实惠的电动汽车,形成“油电互补”的组合。
这个方案更适合那些经常有突发长途需求,或者喜欢自驾去一些充电设施尚不完善的偏远地区游玩的人,当然,前提是家庭预算也比较充足。
这种组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提供了绝对的灵活性和安全感。
在城里,开着小巧灵活的电动车,出行成本极低,停车也方便;当需要长途跋涉或者去往未知目的地时,那台加满油就能跑上千公里的燃-油车就成了最可靠的伙伴,完全不必有任何里程焦虑。
这可以说是目前最理想、最没有短板的家庭出行解决方案,但它的代价也同样明显,那就是需要承担两辆车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税费、停车以及双份的保养开支,是用更高的成本换来了绝对的自由和便利。
总而言之,是否要从油车转向电车,以及如何转换,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它与每个人的驾驶里程、生活半径、预算状况以及对出行体验的偏好都息息相关。
但可以肯定的是,拥有一个可以安装充电桩的固定车位,是解锁电动汽车全部优势体验的关键钥匙。
它让这道选择题的重心,从单纯的“省钱”,转向了“如何让出行生活变得更舒适、更智能、更轻松”的更高维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