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那些前两年还得托关系、找门路,加价几十万才能提到车的豪华SUV,现在居然降价四五十万往外甩。这事儿要是放在三年前,打死我都不信。可眼下这一幕,就真真切切地在汽车市场上演着。
十月底了,车企们为了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彻底坐不住了。这一次,他们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利润最高的那块肥肉——中大型豪华SUV市场。说白了,就是那些动不动就卖六七十万、上百万的大家伙。过去这些车可是各家车企的命根子,躺着都能赚钱。现在呢?降价的狠劲儿,看得人都心疼。
说起来最惨的,得数宝马iX这款纯电SUV。这车当初上市的时候,那可是宝马电动化转型的扛把子产品,官方指导价动辄七八十万起步。结果呢?现在2023款的xDrive50版本,直接砍掉42万多块钱。你没看错,就是42万!这都快赶上一辆普通家用车的价格了。原本八十多万的车,现在四十来万就能开走,这折扣打得,连宝马自己的销售顾问估计都觉得心里发虚。
奔驰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的纯电SUV车型EQE,降幅同样吓人,直接打了42%的折扣。入门版本现在已经跌破40万大关了。想想看,奔驰这个牌子在国内一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多少人攒了大半辈子钱就为了买个三叉星的车标。可现在,这么大的降价幅度,那些刚买没多久的车主,心里得多憋屈?
沃尔沃也加入了这场混战。XC70和XC90这两款北欧风格的豪华SUV,终端优惠都超过14万块钱。要知道,沃尔沃虽然在销量上比不过BBA,但在部分消费者心里,它代表的是低调的品位和安全至上的理念。现在这么大手笔地降价,说明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了。
奥迪倒是还算稳得住,不过也扛不住大环境的压力。Q6和Q7这两款中大型SUV,分别给出了超过30%和17万多的优惠。尤其是Q7,这车以前可是奥迪SUV家族里的老大哥,妥妥的豪华感。现在也得靠降价来吸引顾客,这场面确实有点唏嘘。
传统燃油车也没逃过这一劫。凯迪拉克XT5直接优惠10万,降幅达到22%。这车在美系豪华SUV里头,本来定位就比较尴尬,现在更是被挤压得厉害。宝马X5也降了将近13万,虽然降幅看着没那么夸张,但要知道这可是X5啊,曾经的中大型豪华SUV标杆产品。
路虎发现和Jeep大切诺基这些越野性能出色的车型,同样扛不住压力。一个降14万多,一个降将近7万,最高降幅都达到了20%。这些车本来就是靠情怀和越野能力吃饭的,现在市场环境变了,光靠这些已经不够用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些原本定价就不算特别高的主流车型,也被迫加入降价大军。大众揽巡、领克09、途昂,还有红旗HS7,这些车的优惠都在4万到6万之间。大众途昂降了17%之后,入门版本彻底跌破20万大关。这个价位,已经跟很多紧凑型SUV重叠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些车企是不是疯了?降这么多不得亏死?话还真不能这么说。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就是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强势崛起。这两年,咱们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进步,那是肉眼可见的。智能驾驶、车机系统、续航能力,样样都不输甚至超越了合资品牌。最要命的是,价格还便宜不少。比如理想L9、问界M9这些新势力的旗舰车型,配置拉满,价格却比同级别的BBA便宜好几十万。消费者又不傻,同样的钱,为啥不买配置更高、更智能的国产车?
第二个原因,消费者的观念变了。以前买豪车,很多人图的就是个面子,就是那个车标带来的优越感。可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85后、90后这一代,他们更看重的是实用性和性价比。品牌溢价?不好意思,我不买账。你配置不行、智能化跟不上,我凭啥多花几十万去买你的车标?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对传统豪华品牌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第三个原因,电动化转型的阵痛。像宝马iX、奔驰EQE这些纯电车型,降价幅度特别大,就是因为它们的市场接受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技术上可能没啥大问题,但消费者就是不买账。续航焦虑、充电不便、保值率低,这些问题还没彻底解决。相比之下,国产新能源品牌在充电网络建设、换电模式、增程式技术等方面,反而做得更接地气。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这两年大家手头都紧,买车更加谨慎了。以前可能一冲动就贷款买了辆豪车,现在会反复比较、精打细算。几十万的购车预算,能不能买到更划算的选项?这成了很多人首先考虑的问题。
说回那些自主品牌,他们虽然也在降价,但降幅明显温和多了。红旗HS7 PHEV优惠5万多,领克09 EM-P降14%,哈弗H9、飞凡R7、星途揽月这些,优惠基本都在2万左右。奕派008、岚图FREE、零跑C16这些新能源车型,降价幅度就更小了,也就1万到1万5。为啥?因为他们本来定价就更合理,而且产品力确实在线,不需要靠大幅降价来硬拉销量。
这场降价潮,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花更少的钱,能买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豪车,何乐而不为?但对那些刚买了车的车主来说,心情就复杂了。车还没开热乎呢,就贬值了几十万,这谁受得了?而且这还会影响到二手车市场,保值率全面崩盘,以后想卖车,估计得亏得更狠。
对车企来说,这更是一场生死考验。短期内靠降价可以维持销量,但长期来看,这是在透支品牌价值。消费者会想:你今天能降40万,明天是不是还能再降?那我为啥要现在买?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想要扭转就难了。
豪华品牌的光环,正在一点点褪去。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加价几十万都得排队等的神车,如今也得低下头来,求着消费者买。这个转变,来得太快,也太猛。说到底,市场是公平的,你不够好,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品牌再响亮,产品不行也没用;价格再便宜,品质不过关也白搭。
未来的汽车市场,会是什么样?我觉得,大降价可能只是个开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那些反应慢的、转型不坚决的品牌,很可能会在这场变革中被淘汰。消费者会更加理性,更加挑剔,也更加懂车。想靠品牌忽悠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手里有五六十万的购车预算,你会选择降价后的豪华品牌SUV,还是国产新能源旗舰车型?你觉得这些豪车的降价,是真心让利,还是被逼无奈?那些刚买了车就遇上大降价的车主,你们现在心里是啥滋味?评论区里聊聊,看看大家都怎么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