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破产重整:行业寒冬下的生存风暴与连锁反应

最近,一件事情在新能源车主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甚至让很多正打算买新能源车的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这事儿的主角是哪吒汽车,一个前两年还卖得特别火的品牌。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天,全国将近五十万哪吒车主的车,突然就上不了网了。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行业寒冬下的生存风暴与连锁反应-有驾

车主们收到的短信很直接,说免费流量没了,想用车联网功能,得自己掏钱买。

这一下可把大家给整蒙了,当初买车时,销售可是拍着胸脯说送流量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这可不是手机上不了网那么简单。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那些主打智能化的车,很多功能都得靠网络。

比如说,大热天出门前,想用手机提前把车里的空调打开,凉快凉快再上车,这得上网吧?

到了个陌生地方,用车载大屏幕导航,这也得上网吧?

甚至有些时候远程开关车门、看看车停在哪儿了,都离不开网络。

网络一断,这些所谓的“智能”功能就全都成了摆设,一台几十万买来的智能汽车,瞬间就“降级”成了一台只能开的普通车,体验感大打折扣,这让车主们怎么能接受呢?

大家都在问,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断网了?

后来提供网络服务的公司出来解释了,说不是他们想断,实在是哪吒汽车那边长期拖欠服务费,催了好几个月也没给钱,他们也没办法,只能把服务停了。

这么一说,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免费流量”,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是汽车厂家替所有车主把这笔钱付给了通信公司。

现在厂家自己没钱了,这免费的午餐自然也就吃不到了。

这件事就像一个引子,一下子把哪吒汽车背后更大的危机给扯了出来。

其实,就在断网事件发生之前,哪吒汽车的母公司,也就是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到了破产重整这一步。

可能很多人对“破产重整”这个词不太了解,以为就是公司要倒闭了。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行业寒冬下的生存风暴与连锁反应-有驾

其实不完全是,它更像是一种抢救措施,就是公司欠的钱实在还不上了,经营不下去了,由法院介入,找个管理人来清算家底,看看还有没有救,能不能通过重组、找新的投资人等方式让公司活过来。

就在前不久,管理人组织开了一场网络债权人会议,把哪吒汽车的真实家底都亮了出来,那情况可以说相当不乐观。

根据公布的数据,找上门来登记要账的债权人,总共有1600多家,申报的债务总额超过了260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哪吒汽车欠了外面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各种人的钱,加起来有这么多。

而目前初步审核确认的债务,也达到了51亿元。

更让人揪心的是,公司还拖欠了5000多名员工总共约4.6亿元的工资、补偿金和各种福利。

这背后可是五千多个家庭的生计问题,员工们辛辛苦苦为公司干活,到头来连自己的血汗钱都拿不到,这无疑是企业危机中最让人痛心的一面。

那么,欠了这么多钱,公司账上还剩下多少呢?

管理人透露,公司所有账户里的钱加起来,真正能动的,大概只有1500万元左右。

一边是几百亿的巨额债务和庞大的日常开销,另一边是区区1500万的可用资金,这对比实在太悬殊了,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虽然账面上还有大约93亿元的应收账款,也就是别人欠哪吒汽车的钱,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钱能不能顺利要回来,什么时候能要回来,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旦这些钱回不来,公司的资金链就彻底断了,别说还债了,连最基本的运营都维持不下去。

面对这种绝境,管理人也是想尽了办法自救。

比如,和供应商艰难谈判,好说歹说先保证车联网这些基本服务别彻底瘫痪;为了稳住人心,给还在岗的员工恢复了全薪发放,同时对高管的薪酬进行了限制,创始人甚至不拿工资。

这些措施虽然能暂时稳住局面,但也透露出深深的无奈,更像是在悬崖边上的挣扎。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行业寒冬下的生存风暴与连锁反应-有驾

回想两年前,也就是2022年的时候,哪吒汽车还是何等的风光。

那一年,它卖出了超过15万辆车,一举拿下了当时所有造车新势力里的销量第一名,把理想、蔚来、小鹏这些知名品牌都甩在了身后,一度被看作是新能源市场里冲出来的一匹“黑马”。

它的成功之道,主要是靠性价比,用相对亲民的价格,让很多普通工薪家庭也能拥有一台新能源汽车。

然而,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

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和资金都高度密集的行业,光靠低价走量,如果利润太薄,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价值做支撑,是很难长久走下去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厂加入新能源战局,价格战打得越来越凶,哪吒汽车这种模式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

再加上公司在发展战略上可能出现了一些失误,后续的融资又跟不上,资金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从昔日的销冠到如今的破产重整,哪吒汽车的经历,可以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竞争和残酷洗牌的一个缩影。

哪吒汽车的这场危机,给我们所有人都提了个醒。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购买一台智能汽车,买的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更是一整套后续的服务和体验。

如果车企因为经营不善而倒下,那么当初承诺的各种智能服务、软件升级、售后保障,可能都会变成一张空头支票。

这次的断网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让我们在选择汽车品牌时,不能只看眼前的价格和配置,更要关注这个企业的长期经营状况和信誉。

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也是一记响亮的警钟。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能只追求速度和销量,更要注重健康和可持续。

企业必须建立稳健的财务模型,诚信对待消费者,把保障用户权益放在首位。

同时,相关的行业法规和监管也需要跟上,比如是不是可以建立一种机制,当车企出现经营危机时,能有第三方的机构来接管和保障车联网这类核心智能服务,不至于让几十万车主的“智能汽车”一夜之间变成“功能汽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市场的信任,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推动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