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

今日,车圈里又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浪!

咱们今天不聊那些高大上的新车发布,也不琢磨那些让人头疼的参数配置,而是要说说这几天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儿——一家新能源品牌,又被指控“宣传不实”了!

而且这次,动静可不小,直接把“智商税”这仨字,又一次推到了大家眼前。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说真的,我这鼻子一闻,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这些新能源车企,就像是江湖上那些打着“绝世秘籍”旗号,实则贩卖“假药”的江湖郎中,时不时就要搞点儿大新闻,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

但这次,这事儿闹得有点儿大了,我这老胳膊老腿儿也得赶紧找个舒服的姿势,生怕错过这场“大戏”。

具体是咋回事儿呢?

简单说,就是有车主反映,某个新能源品牌在宣传自家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时,存在误导。

他们把这系统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解放双手”、“自动驾驶”、“比人开得还安全”,听得人心潮澎湃,仿佛坐进去就能直接躺平,让车自己带你去上班,还能顺便给你按个摩。

结果呢?

车主开了没多久,发现这所谓的“高级辅助驾驶”根本就没那么神,该看路还得看,该握方向盘还得握。

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得赶紧接管。

这不就是花了高价,买了个“摆设”吗?

这感觉,就像是花重金请了个“大厨”,结果端上来的却是“黑暗料理”,你说气不气人?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这些车企,究竟是以何种心态在做宣传?

是为了销量?

还是真觉得,消费者就是一群好糊弄的“羔羊”?

当初,各大品牌纷纷推出“自动驾驶”功能的时候,咱们就说过,这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技术在那儿摆着呢,硬件、算法,哪一样不是烧钱的大窟窿?

可人家呢?

非要弄个“高级辅助驾驶”,然后用“自动驾驶”的宣传语来“偷换概念”。

这可真是,把消费者的信任,当成了一张可以随意涂鸦的白纸。

这种行为,好比是《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弄权”,表面光鲜,内里却藏污纳垢,最终只会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我记得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关于某款车智能驾驶体验的文章,当时就有朋友留言,说我的体验太“严谨”了,说他们的车早就实现了“L3级别自动驾驶”。

我当时就回复说:“兄弟,你说的L3,跟咱们理解的L3,可能不是一个东西。”

现在看来,我这是“未卜先知”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沉浸在虚假宣传中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再说,这“虚假宣传”四个字,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车企明知技术还没到家,却故意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营销手段”,而是涉嫌欺诈了。

想想看,多少家庭把辛苦攒下的钱都砸在这辆车上,期待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结果呢?

换来的却是潜在的危险和被欺骗的愤怒。

这笔账,可不是一句“技术还在发展”就能轻易揭过的。

这就像是《水浒传》里宋江的“招安”,表面看似是“招安”,实则却是“招魂”,最终害人害己。

我这人,说话比较直,不爱兜圈子。

这些车企,能不能稍微走点儿心?

别把我们这些普通人的钱,当成你们“烧钱搞研发”的“学费”。

你们可以自信,可以大胆,但不能欺骗。

这“科技感”,不是靠几个花里胡杂的宣传片就能堆出来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技术,靠靠谱的产品,靠诚实的服务来赢得的。

咱们来聊聊这“高级辅助驾驶”到底是个啥。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高级辅助驾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2级别,它能干啥?

它能帮你保持车道,能帮你跟车,能在某些场景下帮你自动泊车。

但它需要你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

它不是让你睡觉的,也不是让你玩手机的,更不是让你去远方看风景的。

它只是一个“辅助”,一个帮你减轻一点驾驶负担的工具,而不是一个能完全替代你的“司机”。

这就像是《孙子兵法》里的“奇正相生”,辅助驾驶是“奇”,是辅助,而驾驶者本人才是“正”,是主导。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我记得我上次试驾一款新车,它的辅助驾驶系统确实做得不错,在高速上跑得稳稳当当的,跟车也很平顺。

车身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车流中游刃有余。

但即便如此,我坐在驾驶位上,眼睛还是紧紧盯着前方,手也随时搭在方向盘上。

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个突发状况,都可能让这个“聪明”的系统失效。

这才是对技术应有的尊重,也是对生命应有的负责。

这就像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终点,越要谨慎。

而这次被曝出问题的这个品牌,他们宣传的力度,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他们的广告里,驾驶员可以完全放松,甚至在车里跟朋友视频聊天,完全不顾周围的路况。

这画面,简直就像是《聊斋志异》里的“画皮”,表面美轮美奂,内里却藏着恐怖的真相。

这哪里是“高级辅助驾驶”,这简直就是“危险驾驶”的“代言人”!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问题,它折射出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隐患”。

大家都想抢占市场,都想成为“下一个巨头”,但在过程中,是不是把一些基本的东西给忘了?

比如,用户的安全,用户的信任。

这就好比“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容易走向歧途。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这些车企就是“收割”,把消费者当成一茬茬的“韭菜”,收割完就走。

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儿直白,但仔细想想,也并非毫无道理。

当技术的进步赶不上宣传的步伐,当利润的诱惑压倒了对用户的责任,那么“收割”就成了最直接、最快速的赚钱方式。

这就像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短时间内或许能获利,但长远来看,却是竭泽而渔,自毁前程。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我这人,就喜欢刨根问底。

这件事,咱们得问问,这“虚假宣传”的背后,有没有监管的不足?

有没有行业标准的模糊?

有没有消费者维权的困难?

你想想,普通消费者,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研究那些复杂的参数和技术名词?

他们看到的是广告,听到的是宣传,他们相信的是品牌,相信的是“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景。

如果连这一点最基本的信任都被辜负了,那消费者还能相信谁?

这就像是“失信于人,无以立足”,一旦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这个品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买第一辆车,那是一辆老普桑,那时候哪有什么“智能”可言,就是最纯粹的机械。

但那辆车,开起来踏实,修起来也方便。

现在的车,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高级”,但有时候,反而让人觉得越来越“不安”。

这种感觉,就像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和便利,那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说到底,这件事,就是“信任危机”。

当一个品牌,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消费者的底线,当“科技感”变成“智商税”,那么,它离失去市场也就不远了。

这就像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小的失信,最终可能引发巨大的崩塌。

这件事,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我希望,这次的事件,能给所有新能源车企敲响警钟。

技术可以创新,产品可以升级,但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你们可以有“黑科技”,但不能有“黑心肠”。

至于那些被“套路”的消费者,我只能说,你们也不要太自责。

在这个信息复杂的时代,辨别真伪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重要的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多做功课,多向懂车的朋友请教,不要被那些华丽的辞藻和虚无的承诺所迷惑。

这就像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要用事实来检验一切。

揭秘!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谎言,消费者又交智商税?-有驾

我总觉得,车,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出行愿望,承载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如果连这份美好的憧憬,都被一些不负责任的车企给破坏了,那真是太可惜了。

这就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们期待的,是能真正懂我们、懂我们需求的伙伴,而不是那些只想着“割韭菜”的“奸商”。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消费者是“衣食父母”,这句话可不是一句空话。

只有真正把用户放在心上,才能赢得用户的尊重和喜爱。

否则,再炫酷的“黑科技”,再高大上的“辅助驾驶”,都可能变成一场笑话。

你们怎么看?

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踩坑”经历?

或者,你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有什么特别的期待或者担忧?

不妨在心里琢磨琢磨,也许,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