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明明买了7座车,坐满7个人却被交警拦下罚款?这不是段子,是2025年越来越多车主遇到的真实困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因“误判超载”被罚的7座车案例激增40%,超六成车主都栽在同一个认知盲区上,他们没搞懂“座车”和“核载7人”根本不是一回事!
就像最近郑州的李先生,开着崭新7座SUV带全家6口人出游,连司机共7人,刚上高速就收到罚单。他当场懵了:“我这车明明7个座位,坐7个人怎么了?”交警一句话点醒他:“您这行驶证上写的是核载5人。”原来,厂家宣传的“座”可能只是营销话术,法律只认行驶证上那个冰冷的数字。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背后的三个大坑,看看你中招了没?
坑一,“+2”座椅的营销陷阱
很多SUV和MPV打着“+2座”的旗号销售,让车主误以为这就是标准的7座车。这类车型的第三排通常是折叠式应急座椅,空间狭小,不符合长期乘坐的安全标准。
车管所在登记时,只会按车辆的主座椅布局核准人数,结果行驶证上往往写着“核定载人数5人”。这意味着,即使你的车有7个物理座椅,只要超过5人就是超载。
2025年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明确,车辆核载人数以出厂安全设计为准,加装的应急座椅不算正式座位。去年杭州就有车主买了“+2座”车,拉6个人被罚200元扣3分,申诉时厂家也无法兜底,因为宣传的“座”并非法定核载人数。
坑二,司机也算一个人头
即便是行驶证明确“核载7人”的正规7座车,也有车主栽在人数统计上。很多人下意识认为“座”能拉7个乘客,却忘了司机自己也占一个名额。法律规定的核载人数是包含司机在内的总人数。
核载7人的车,司机加乘客最多只能坐7人。广州的陈女士就吃过亏,她开核载7人的MPV带6个同事出差,本来合规,中途接了个实习生,变成8人,被监控抓拍后扣3分罚200元。更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和小孩全算“人头”。
有家长觉得抱在怀里的婴儿不占座,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载客人数按实际乘坐人数统计,与年龄无关。核载7人的车,坐6个大人加1个婴儿,再加司机共8人,超载比例达14.3%,照样受罚。
坑三,拆座椅改装的风险
有些车主为了多拉人或装货,私自拆除后排座椅,以为人数不超就没事。这种行为其实比超载更严重。私自拆座椅属于“改变车辆登记结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会被罚款200元,并责令恢复原状。
如果改装后还超载,会叠加处罚。去年郑州有车主拆了7座车后排拉货,坐了6人(未超核载7人),因改装被罚200元,又因货物遮挡视线加罚100元。
拆除座椅还会破坏车辆安全平衡,汽车的底盘、悬挂都是按核载人数设计的,改装后重心偏移,紧急制动时容易侧翻。2025年交通部门加大改装车查处力度,高速路口高清摄像头能直接识别座椅缺失。
2025年超载处罚标准
2025年对超载的处罚更加细化。7座及以上非营运车超载未达20%(如7人车坐8人),罚款200-500元,记3分;超载20%-50%(如7人车坐9人),罚款500-2000元,记6分;超载50%以上(如7人车坐11人),罚款2000元以上,记9分。
营运7座车处罚更严,超载未达20%罚款500元起,记6分,暂停营运3天;超载20%以上罚款2000元起,记12分,吊销营运证。需要注意的是,超载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可能以“车辆处于违法状态”为由拒赔或减赔。有车主超载出追尾事故,修车花3万元,保险公司只赔1万,剩余2万自掏腰包。
实用避坑技巧
要避免误判超载,最直接的方法是查看行驶证上的“核定载人数”,这个数字就是法律底线。建议把行驶证相关页面拍照存手机,出行前核对。
计算人数时牢记“司机+乘客≤核载人数”,所有人员包括婴儿都要算入。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座椅布局,必须去车管所申请变更登记,通过安全审核后更新行驶证。
不过大部分家用车底盘承载有限,很难通过7座安全审核。遇到送医等紧急情况不得不超载,可事后带诊断证明等材料申请行政复议,不能故意用“紧急”当借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