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宝骏,你会想到啥?当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510、560,路上看到SUV外形方方正正,没准就是宝骏。结果短短几年,人家以前的“国民神车”竟然成了现在的“过气网红”,销量直接掉进了冰窖。咱就问一句,从巅峰到低谷,宝骏到底经历了什么?它,能靠和华为的新车杀回来吗?
先琢磨琢磨现状,别光靠回忆杀。你说宝骏现在有啥能打的车型?举例说吧,最近能在销量排行榜里摸到名字的,最亮眼的也就是悦也Plus。其实这车已经算宝骏里卖得最好的了吧,结果一个月3000多辆,这成绩都不够那些新能源新势力一天的交付量。剩下的,云海、享境这些,销量数据直接让人心疼:还有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你要说,车企就是靠卖车吃饭的,这买卖一笔账算下来,宝骏确实有点悬。
那为啥会这样?你说是产品力不行吗?其实宝骏的车,也不是那种特别拉垮的,只能说也没啥特别能打的。新能源浪潮一波接一波,什么智能化、大屏、电动机、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卷价格卷配置,宝骏好像每次都慢人一步。等你反应过来,市场已经不等你了。低端市场,你要卷价格,比的是性价比,宝骏碰上自家五菱,俩品牌一个体系,五菱更能打,宝骏下场根本没空间。往高端走,又谈不上品牌号召力,“买宝骏=上档次”这话谁信?
但问题来了,宝骏到底还有得救吗?我看不少人都说,宝骏当年就是抓住了消费降级的机会,主打老百姓实惠、皮实耐用。可时代变了,大家的钱包没变厚,但是“想法”变多了。便宜不等于没追求了,哪怕买便宜车,也要有档次、有style、有点儿智能,看得过去才行。你单靠价格,没新意,根本不是今天市场的玩法。所以宝骏急了,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劲头。新能源整,跨界合作来,华为这块大招,必须得抓。
和华为联合搞的华境S,到底多大希望?光看车本身,尺寸拉满——5米2的中大型SUV,6座,轴距3米1,摆明了瞄准家庭用户,甚至有点给自己定位高端的意思。关键内部配置,基本把华为能上车的东西全搭上了,什么鸿蒙座舱、激光视觉、华为的驾驶辅助系统,妥妥来了一次科技加持。这配置表,纸面上确实挺唬人。
可问题又来了,你技术再牛、配置再炫,老百姓买不买账,取决于啥?价格。新能源赛道,一大把好车可选,比如吉利银河M9,零跑C16,理想L7,你既不是新势力那个新、也没有传统豪车的背书。你说起售价,要是“贴地飞行”,来个12万、13万,那还真能打一打。但如果自我感觉太好,拉到18、19万起、还得上探优等价位,咱说句掏心窝子的,凭啥买你不买人家?
有朋友说:“有华为加持,这就是金字招牌了!”可你回头看看问界,问界为啥能火?其实还是靠华为直营店、影响力、客户粘性。宝骏能不能享受同样待遇?商超里几个宝骏展厅,效果远远不是一个档次。再说了,用户心里的认知壁垒,不是华为几个芯片和系统就能瞬间打破的。宝骏牌子贴得再高端,换个车标,买车的大多数人还是想“买实力”,不是“买思念”。你可以用华为技术增色,但用户不会光冲着“含华量”买单。本质上,还是比配置、比产品、比价格,归根结底还是比性价比。
咱还得倒回去看看“车企转型”这档事。现在新能源车圈,卷得跟战国七雄一样,头部效应越来越强。你不是新势力,就要拼老本。可是宝骏这几年既不新,也没留下淘汰赛的余粮。五菱、比亚迪拉着一堆小弟往下猛砍,埃安、长安也啥都不怕。原本宝骏的土壤——三四线小城市,慢慢被人掘地三尺。原来靠“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渠道和服务优势,现在也逐渐被新势力的直营、服务体验反超。说白了,宝骏要改命,得有大动作,而不是小修小补。这时候想“押宝”华为,某种意义上说,是被逼无奈的“背水一战”。
那咱们设想一下,万一华境S火了呢?是不是宝骏就能彻底翻身?这问题其实挺妙的。就算新车爆款,也只能证明咱还有能力跟头部掰掰手腕。可是,过往20年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经验都在提醒:一场胜仗,可以把你从谷底拉回地板,但要真正站稳,还得有持续的产品力、品牌力。你不能今天靠A产品续命,明天靠B新品补血。否则,新车热度一过,又回到老路。而且,华为这条腿,能靠多久?人家完全有可能再扶持新品牌,你不掌握主动权,迟早还得自救。
所以,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宝骏靠华为,真能翻盘吗?我更愿意说它是“放手一搏”。确实看到希望,但也不能迷信联名带来的短期热度。如果只是把精力压在一款合资新车上,还是聚焦一个单一卖点,说白了只能搏一次。汽车不是快消品,一锤子买卖玩不转,还得靠体系、靠创新、靠自己扎实努力。
要不说中国车市太残酷。时刻捅你一刀,逼着你改革。宝骏这一跳,到底能跳多远?很多人关心价格、配置,其实最底层是担心这个品牌敢不敢再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价格上再有温度一点,在产品上再做细分一点,渠道和服务再创新一点,或许才能在今天百车大战里,杀出一条活路。要光想着靠一车一合作解决全部问题,治标不治本。
最后再问一句: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买一辆宝骏和华为合作的华境S吗?你图的是配置、智能,还是品牌、信任?咱们生活在这个消费升级和降级交错的大时代,有没有发现自己也开始挑剔和犹豫了?你会为了“含华量”放弃其它成熟品牌吗?还是只看性价比、不在乎logo?这些问题,其实也决定了宝骏下一步能不能活下来。就算华境S火了,宝骏也得好好琢磨:车市上,命不是抢来的,是用心做出来的。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