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

6月26日晚,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站在聚光灯下,揭开了小米首款SUV,YU7的价格谜底。

当25.35万元的起售价投映在大屏幕上时,全国的小米门店瞬间被点燃。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没有人预料到,这场发布会开启仅180秒,后台系统便涌入20万张大定订单,平均每秒超过1100个订单涌入系统。

一小时后,这个数字飙升至28.9万,刷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纪录。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上海松江区九干路的小米交付中心,在次日便成了车流人海的焦点。

尽管是入夏后的高温工作日,展厅内挤满了前来看车的顾客,十余名销售顾问穿梭其中,讲解声与试驾引擎声交织。

一位销售抹了把汗说:“昨天发布会后电话被打爆了,今天安排了30多组试驾,从早八点到现在没停过。”

预约系统显示,周末试驾全满,工作日的部分时段也已排到下周。

这种热度甚至蔓延至二手平台,黄牛们以3000-5000元日租价格挂出“期货车”。

加价2万转让准现车订单的信息随处可见,重现了SU7上市时的抢购狂欢。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定价策略精准刺入市场心脏。

YU7标准版25.35万的价格比特斯拉Model Y低了整1万元,却塞进了对标竞品顶配的硬件:

全系激光雷达、700TOPS算力的英伟达Thor芯片、连续阻尼可变减震器,以及独创的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

当雷军说出“我们的电池成本就比Model Y贵2万”时,现场掌声雷动。

更令家庭用户心动的是,后排135°可调电动座椅、141L电动前备箱和1970L总储物空间,精准命中了SUV用户的核心需求。

这款被雷军称为“关键大考”的SUV,承载着小米在主流战场的野心。

他在微博直言:“SUV是汽车行业真正主战场,YU7即将迎来最残酷竞争。”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这种危机感源自对标Model Y的艰巨挑战。

过去一年Model Y在中国卖出44万辆,是第二名理想L6销量的1.7倍。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但小米有备而来,工厂二期已在4月完成验收,双班制产能提升至月产3万辆。

销售透露,现在锁单最快年底提车,而抢到“准现车”资格的用户,5周内就能开上新座驾。

资本市场反应迅速。高盛在次日将小米目标股价上调6%至69港元。

分析师蒂莫西·赵在研报中强调:“需求远超预期,将巩固小米在中国高端车市的领导地位。”

彭博行业研究更预测,YU7有望推动小米今年电动车销量增速达209%,下半年将占据小米汽车交付量的41%。

这种信心源于YU7对竞品的精准打击:理想L6、问界M5、智界R7等同价位车型,都将承受巨大压力。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小米汽车的故事始于2021年那个春天。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当雷军宣布押上人生全部声誉造车时,多数人以为这只是又一家科技公司的跟风之举。

首期投资100亿,十年规划投入100亿美元,在造车新势力纷纷倒下的年份,这样的豪赌被看作疯狂。

雷军用手机行业积累的生态协同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在汽车领域复刻了小米模式。

2023年底SU7亮相时,21.59万的定价击穿C级轿车的价格底线。

2025年YU7的25.35万起售价,同样以“B级车价格、C级车尺寸”的策略,在SUV红海中撕开缺口。

“我们的电池成本就比Model Y贵了2万”,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这句补充,暗示了小米用生态补贴硬件的商业逻辑:

毕竟小米手机用户转化率预计超40%,生态协同才是护城河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雷军可能是车圈最懂流量密码的企业家。

从亲自给车主开车门,到国庆期间被网友AI恶搞时的幽默回应,从工厂车间的“摆拍”争议,到买下《Are You OK》版权制作气门芯帽,这位千亿CEO始终活跃在话题中心。

在YU7上市前,他通过微博连续释放烟雾弹:“配置很高,价格肯定也要讲科学”,将市场预期巧妙锚定在30万以上。

当25.35万价格揭晓时,心理落差瞬间转化为抢购冲动。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黄牛市场随之沸腾,二手平台订单加价最高达1.7万元,日租金报价突破5000元,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反而刺激更多人加入抢购狂潮。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小米汽车工厂的工人此刻正经历甜蜜的烦恼。

一期工厂满负荷运转,生产线24小时轰鸣。

二期厂房虽已竣工,设备调试仍在争分夺秒。

按照目前月产两三万辆的产能,现有订单消化周期已超过12个月,部分用户交付时间长达56周。

全国355家门店的服务网络,在三线城市以下仍需依赖外包维修点,这对用户体验构成潜在挑战。

当网友调侃“买YU7就像买期货”时,雷军在社交媒体的深夜发文清醒如常:“订单远超预期,但绝不会沾沾自喜。”

SU7事故3个月后,小米又卖爆了-有驾

雷军在庆功宴上回应“营销胜利论”时格外清醒:“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57.9亿的首期辅助驾驶投入、1800人专属团队、覆盖296城市的539天路测。

这些藏在炫目数据背后的基本功,或许才是现象级销量的真正密码。

随着首批车辆将在七八月交付,中国SUV销量榜首的争夺战,终于迎来了最强挑战者。

—END—

参考资料

1.腾讯新闻:《挑战 Model Y,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20万台》

2.腾讯新闻:《25.35万!小米YU7揭晓,3分钟卖了20万台》

3.腾讯新闻:《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20万台,雷军否认靠营销成功》

4.东方财富网:《小米YU7上市掀订购潮:销售一天带30组试驾》

5.金融界:《小米YU7销售火爆,听听分析师怎么解读?》

6.腾讯新闻:《小米YU7上市即爆!3分钟卖出友商1年的销量?》

7.搜狐汽车:《小米YU7热销背后的市场密码》

8.凤凰网:《小米YU7动态试驾体验:和SU7完全不同的一台车》

(小可 老A)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