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爆发宁德时代、比亚迪领跑,谁能引领新能源未来?

新能源汽车如今风头正盛,而电池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也成了行业内各路玩家争相攻克的制高点。尤其是近几年,各种新闻都在指向一个新风口——固态电池。相比传统的液态锂电池,这种电池不仅能量密度更高,而且安全性也令人眼前一亮。高续航、不易起火,“固态电池才是真正的未来动力”,这一论断可不是空穴来风。今天咱们来扒一扒,在国内固态电池领域默默加班加点的那些老牌企业,看看它们到底藏了哪些大招。

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爆发宁德时代、比亚迪领跑,谁能引领新能源未来?-有驾

提起宁德时代,混“电池圈”的人怕是无人不晓。这家电池圈的领头羊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前沿,不负“一哥”的盛名。早在2016年就开始琢磨固态电池的相关技术,2023年更是打造出了能量密度直冲400Wh/kg的固态电池样品。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无感,简单来说,这意味着电动车的续航可以直接飙到1000公里,充电速度也嗖嗖提升到15分钟。用宁德时代的话来说,未来的电动车加个电的时间,大概和去加油站买包辣条就差不多了。而且,这不只是纸上谈兵的梦话,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已经和不少车企签了固态电池供货协议。可以预见,最晚到2025年,它家新技术量产装车是板上钉钉的事。

再来说说比亚迪,这位新能源赛道上的老将,早就拉响了固态电池领域的“夜袭警报”。它的独门策略是“两条腿走路”,既搞半固态,也扎根于全固态。眼看半固态技术率先打响,2023年已经交出了能量密度360Wh/kg的漂亮答卷,想象一下,一台比亚迪的车续航直奔900公里,充电10分钟就能蹭蹭跑出400公里,让人不禁想问开一趟长途,还要不要带充电器了?到2024年,半固态电池的月产量轻松突破5万套,比亚迪的这个进度条,拉满的既是技术,也是市场认可度。而它的全固态电池研究更是亮点频频,比如挑战硫化物电解质技术,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已经摸到450Wh/kg的天花板,哪天真突破量产,小伙伴们的眼睛怕是会更亮。

聊完巨头,再来看看细分领域里的几位有点意思的玩家。国轩高科主攻磷酸铁锂固态电池,安全性杠杠的,能量密度260Wh/kg,虽然略低,但人家的成本低到只要行业对标价的七成。对吧,这就好比别人家卖鳄梨,而你种的是经济实惠的土豆,照样有得赚。2024年它家半固态电池产能已经达到10GWh,订单接了一大堆,这种家用车市场的路线,愣是被它吃得透透的。另一边,正极材料领头羊容百科技也赚足了眼球,它把镍含量提升到90%,为固态电池提供高性能正极材料,成了宁德、比亚迪这类巨头的心头好,果然“术业有专攻”,细分市场也能打出黑马级别的成绩。

固态电池这个领域,亿纬锂能当然也不甘落后。这家企业不仅推出了380Wh/kg的高能量密度半固态电池,还搞了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新技术,电池界的“提速”神话,估计快砸脸了。而欣旺达、孚能科技等其他公司也在默默努力,各家的“小绝招”一个比一个厉害,虽然目前来看他们还是差着一截高度,但在细分技术上的进步,依旧值得人们关注。

回过头来看固态电池产业,前景确实让人心潮澎湃。续航焦虑、安全问题都能解决掉,还能渗透到储能和消费电子领域,细想想,这是在重塑未来的能源格局。预测到2030年,整个市场体量或许能冲击5000亿元的大门,这样的蛋糕大得让各路闻风而动。不过话说回来,高成本、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也是摆在眼前的大山,不砸时间和钱去攻克,这未来可算不上轻松。但技术的竞争、规模化的发展,还有不断加码的资金支持,固态电池的春天似乎近在咫尺。

说到这儿,大家不妨也聊聊,谁会成为最早实现量产全固态电池的王者呢?未来电动车是不是有机会彻底革命我们的出行生活?你怎么看,都抛出来唠唠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