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后视镜里的回响
三个月后的一个周末,杨建国轮休。他难得睡了个懒觉,起来时太阳已经晒屁股了。王秀兰把早饭端上桌,豆浆冒着热气,油条炸得金黄,还有他爱吃的酱菜。
“今儿别出去跑车了,陪我去趟菜市场。” 王秀兰给他盛了碗豆浆,“闺女说想吃你做的红烧肉,我买点五花肉回来。”
“行。” 杨建国咬了口油条,“正好我也歇会儿,这阵子腰有点不得劲。”
刚吃完饭,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以为是骚扰电话,想挂了,王秀兰说:“接接看,万一有事呢。”
“喂,请问是杨建国师傅吗?” 电话里传来年轻男人的声音,有点耳熟。
“我是,你哪位?”
“杨师傅,我是林宇啊!就是三个月前在火车站丢了钱包,您帮我买票那个!”
杨建国愣了一下,才想起那个穿灰色冲锋衣的小伙子:“哦,小林啊,有事吗?”
“我回咱们市了!” 林宇的声音很兴奋,“学术会议拿了奖,导师给放了几天假,我特意来看看您。您现在在哪儿?我过去找您。”
杨建国报了地址,挂了电话,王秀兰笑着说:“还是好人有好报吧?人家还特意来看你。”
“小孩子实诚。” 杨建国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挺高兴。
不到半小时,门铃就响了。杨建国打开门,林宇站在门口,穿着件干净的白衬衫,背着个双肩包,比上次见面精神多了。手里还拎着个果篮,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橘子,看着就喜人。
“杨师傅,阿姨好。” 林宇把果篮递过来,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您爱吃啥,随便买了点。”
“来就来呗,还买东西干啥。” 杨建国把他拉进屋,“快坐,秀兰,给小林倒杯水。”
林宇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水杯,跟杨建国聊起了上海的生活,说研究生课程有多难,导师有多严格,还说这次拿奖的钱,够他交半年学费了。
“真得谢谢您,杨师傅。” 林宇放下水杯,认真地说,“那天要是误了火车,不仅奖拿不到,可能还得延期毕业。我爸妈都是农民,供我上学不容易,要是知道我出这么大岔子,能急出病来。”
“过去的事就别想了。” 杨建国摆摆手,“你有出息,比啥都强。”
正聊着,王秀兰从厨房出来,笑着说:“小林,中午就在这儿吃饭,让你杨师傅给你露一手,他做的红烧肉,我闺女每次回来都点名要吃。”
“这…… 太麻烦阿姨了吧?” 林宇有点不好意思。
“不麻烦,都准备好了。” 王秀兰系上围裙,“你跟你杨师傅聊着,我去做饭。”
中午的饭桌上,摆满了菜。红烧肉炖得油亮,肥而不腻;糖醋排骨酸甜可口;还有个清炒西兰花,绿油油的看着就有食欲。林宇吃得鼻尖冒汗,一个劲地说 “好吃”。
“多吃点,在学校肯定吃不着这么顺口的。” 杨建国给他夹了块排骨,“我闺女跟你一样,在外面总说食堂的饭不好吃。”
“杨师傅,您闺女多大了?” 林宇问。
“二十一,明年毕业。” 提起女儿,杨建国的话就多了,“学的会计,说想考公务员,安稳。”
“挺好的,女孩子安稳点好。” 林宇点点头,“等她毕业了,要是想去上海发展,我可以帮忙问问,我导师认识不少人。”
“那先谢谢你了。” 杨建国笑了,“不过她不一定去,说想留在咱们这儿,离我们近点。”
吃完饭,林宇帮着收拾碗筷,手脚麻利得很。杨建国看着他的背影,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勤快,给师傅家帮忙,啥活都抢着干。
“杨师傅,这是我给您和阿姨买的保健品,对腰好。” 林宇从包里拿出两个礼盒,“我听我妈说,长期开车的人,腰都不好,这个能缓解缓解。”
“你这孩子,又乱花钱。” 杨建国瞪了他一眼,心里却暖暖的。
“应该的。” 林宇把礼盒放在茶几上,“对了,杨师傅,我还想跟您说个事。我把您的事跟我导师说了,他说想跟咱们市的出租车公司联系,搞个‘爱心基金’,专门帮那些遇到困难的乘客。”
杨建国愣住了:“爱心基金?”
“嗯。” 林宇点点头,眼睛亮亮的,“我导师说,您这种善举,应该被更多人知道,也应该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到时候司机师傅们遇到需要帮忙的乘客,可以从基金里申请费用,不用再自己掏钱了。”
杨建国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说不出是感动还是别的什么。他这辈子开出租,就想着平平安安,多挣点钱养家,从没想过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引出这么多事。
“这…… 这能行吗?” 他有点不敢相信。
“肯定行!” 林宇拍着胸脯,“我导师已经跟相关部门联系了,说这是好事,能促进社会和谐。到时候成立了,第一个就请您当顾问。”
杨建国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花。他想起仪表盘上的搪瓷杯,想起那个红彤彤的苹果,想起老太太塞给他的苹果,突然觉得,这世上的善意,真的像条看不见的线,把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越拉越长。
送林宇到楼下时,阳光正好。林宇要打车去火车站,杨建国说:“我送你,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开着出租车往火车站走,林宇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街景,不停地感慨:“咱们市变化真大,三个月没来,又多了这么多高楼。”
杨建国笑了笑,没说话。他转动方向盘,车子平稳地拐过街角,后视镜里,自家小区的楼越来越远,而前方的路,却越来越亮。
到了火车站,林宇下车时,紧紧握了握杨建国的手:“杨师傅,谢谢您。不光是谢谢您帮我,还谢谢您让我相信,这世上好人真的很多。”
杨建国看着他跑进火车站的背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心里有股子劲,想往前闯。他发动车子,收音机里正播放着一首老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他笑了笑,打了把方向盘,汇入了站前广场的车流。阳光透过挡风玻璃照进来,落在仪表盘上,那个旧搪瓷杯反射着光,像颗小小的星辰。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乘客,各种各样的事,但他心里有底了。
因为他明白,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就像这出租车的灯光,不仅能照亮前方的路,还能给陌生人带去一份希望。而这份希望,会像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各个角落,开出更多温暖的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