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深蓝L06这次发布到底有多炸烈,我觉得还真得掰开了聊聊。3nm芯片、“800V超充”、再带上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这些牛叉技术,直接把原来2、30万的智能电动轿车门槛一把拉低到了20万一下。你要说对市场没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尤其对像小米SU7这样的“顶流选手”来说,压力那是相当大。今天就跟大家用大白话聊聊,我咋看这场“技术战”,以及它能不能真的撼动小米SU7如今的地位。
先说说发布会本身,9月8号一开场,深蓝L06就明显端着‘国家队’的身段出来了。这车不是哪个小作坊搞出来的,也不是哪个民营企业单打独斗,背后是长安汽车集团重组后的战略第一枪。你琢磨一下,央企出手,那底气和资源都不是一般新造车势力能比的。车一发布,市场立马炸锅,这也不稀奇,毕竟现在新能源市场谁家能在20万价位冲出来点新花样,都是大新闻。
紧接着看车本身的素质,说实话,外观上看,这车线条确实顺、氛围确实新,尺寸也“压箱底”:4830mm车长,轴距2900mm,空间不输那些标榜家庭用的B级车。门把手半隐藏,车尾大扰流板、扩散器啥的,运动感在线,年轻人看着也不会嫌老气。设计这些玩意我倒觉得都是锦上添花,关键还是要看他“底子”——真本事。
说到实力派硬件,这车亮点最大确实就是那颗3nm芯片。以前说车载芯片,能用7nm的都自豪半天,3nm什么概念?拿手机领域举例,同样是芯片,工艺每提升就代表算力能效差距,不止一星半点。这门技术搁汽车里,带来的不是单纯的快,而是真正为多屏互动、AR-HUD这种高阶交互体验打下基础。以后车内娱乐、导航、智能语音搞起来,就像手机一样顺滑不卡顿。这方面,很多20万级别的车根本不敢想,因为成本死贵。
第二个大招是激光雷达全系标配。以前说激光雷达,那是高配才能选的玩意,甚至很多几十万车才有。深蓝L06来了个“硬件平权”,就算买最低配你也有雷达,未来配合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官方还说是华为乾崑ADS SE——相信高阶智能驾驶基本都安排上了。这才叫技术普及,一个真正的“智能轿跑”不是说说而已,硬件已经到位,软件慢慢OTA,普通老百姓开上高阶智能车没那么遥远了。
再说说充电和续航。800V高压超充这事,业内很多人都在盼,这技术真正让大家告别“充电焦虑”。官方说法“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乍一听像夸张,可如果真能做到,以后出去玩、临时跑长途,路边随便找个高速快充桩,喝个咖啡工夫就能冲满。和汽油车一样畅快。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用户体验一次大提升。至于动力,两套方案,一个增程一个纯电,各有优劣。我个人更倾向纯电,直接干脆,但增程那台1.5L发动机也照顾到了那些长跑族,对国情来说还是很实用的。
说到内饰,虽然现在官方还没实车全放出来,但综合目前信息,这车大概率会配超级大屏、AR-HUD抬头显示、语音、手势、面部识别一条龙。还有双层夹胶玻璃、主动降噪,真说乘坐质感绝对不会差。你想,20万以内能把这些东西凑齐,其实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这些硬能力之外,其实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定位。深蓝L06明显不是单纯搞性能“炸街”,更多是想给用户真正的“技术红利”。家庭空间够大,动力选择面广,智能配置全给你安排上,技术普及到位。这跟小米SU7那种主打“极致性能”和“科技生态”不太一样。小米SU7讲究的是把自己做成标杆,不少买家也是奔着小米全生态去的。深蓝L06更踏实,适合想平衡家庭、智能、安全的实用派。
但你要说完全能取代SU7么?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小米SU7的粉丝群非常庞大,品牌力超强,还有小米互联网生态的加持,很多人买车就冲着“手机和车能打通、信息互联”,这优势不是外来选手一夜能掰回来的。深蓝L06亮点虽然多,但对比SU7,还需要在体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继续发力。
不过有一说一,深蓝L06这一批硬件、技术、价格上的“技术红利”,确实起到了搅动市场的效果。以前20万以内的智能电动轿车,多半都是“减配换价格”,高端功能都要加钱。深蓝这一手,“技术下放”做得很果断。假如最终上市确实是20万以内,所有顶配都按实给,那原来那些“20万只能买入门,顶配动辄二三十万”的车企压力就真的大了。对普通消费者是好事,大家不用再纠结买车时动不动要“加几万选配”,买一台就全给你配齐。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深蓝L06背后是央企,问题处置和体系保障都比许多小厂更有保障。毕竟新能源车现在还处在大洗牌阶段,行业里车倒闭、服务断线的事情不少。央企站台,买车和后续维护服务都靠谱一些,这会影响不少普通家庭的信心。
以上说了这么多,实际这场“车型之争”反映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种路线:一个是深蓝L06这种靠技术普及路线,硬件堆料但均衡,走性价比,主攻大众家庭用户;一个是小米SU7这种依靠品牌、性能极致、生态互联,主攻年轻潮流和科技极客。谁更好,其实没有绝对答案,最终还得看用户到底要啥。
如果让我选,我觉得深蓝L06更像是“新能源大普及加速器”。不管你还认不认央企,未来买车肯定不再是“有没有激光雷达、800V充电、座舱芯片厉害不厉害”这些高高在上的技术门槛,而变成了“怎么样用最低预算拿最高配置”。只要这种“配置下放”成为行业常态,优秀智能电动车的价格门槛就会越来越低,国产品牌也会更有话语权,行业比拼真正变成了拼体验、拼服务、拼细节。
那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啥?就是明明白白买车,实实在在用技术,购车不用再琢磨哪些是‘假智能’,哪些只是噱头。只要像深蓝L06这种车型越来越多,买车变简单了,用户就变得有底气了。厂商卷技术,消费者享红利。
总的来说,深蓝L06和小米SU7之间的战争,不只是产品本身的争夺,更是技术普及和品牌生态之争。未来谁能赢,不只是拼一两个参数,更多还是要看谁能把用户体验和性价比做到极致。现在深蓝L06这一步已经迈出来了,后面的路就看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新能源世界里,没有谁能一招鲜吃遍天,但谁敢放下身段,“技术普惠”做到家,谁就是下一个新霸主。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