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车五年,只跑了一万四千多公里。这个数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少?但你知道吗,少也带来不少麻烦。昨天,朋友小李跟我吐槽,他的车年年跑两三万,什么问题都少。而我这车,迟早得折腾出来个老化症。
像我这种频率低、里程少的车主,很多人都觉得不用太在意保养。反正开得少,车子也不容易坏。但真的是这样吗?我感觉,少跑不代表不用维护。反倒因为跑得少,它更容易积灰尘、油液变质、零件锈蚀。这就像你偶尔用的电器,长时间不用,突然开起来,总觉得吱吱呀呀。
昨天我带着朋友去4S店,路上还在车内给自己加油,6.68元每升,算了个估算——每次加满油,能跑个300多公里(看油表和现有油量,样本少,不敢太死),油钱大概是42元,总体百公里油耗大概8升左右(估算,体感左右)。
那次保养,售后一看我的里程,摇头说:开得太少了啊。我还记得,她一边写单子一边说,换机油,机滤,再深度清洗一下,这个套餐659元。你说,这价合理吗?我一听心里直打鼓。普通修理店大概二百能搞定,为什么4S店又贵?难不成真有品牌溢价在里面?我觉得不单是品牌溢价,后面还牵扯到供应链的博弈。4S店用的原厂零配件,供应渠道控制严格,要保证品质,也就得贵点。
说到这,我突然想:是不是所有底层供货链都差不多?只是车企会把品牌溢价加入进去。像那个滤清器,可能在外面只要20块,在4S店卖到800块的利润?这我也没细查(这段先按下不表),但心里其实挺矛盾的。
车主像我这,保养记账也是个苦差事。看着流水账,花了几次就花了几千块。最搞笑的是,首保:1825公里,100块。不废话,因为那个首保基本也是碰运气。第二次,行驶两千多公里,花779元,差不多一千块左右每公里40多块的成本。这怎么算?我大致估算,油钱每公里4毛,保养是几块一公里。
突然,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此少跑,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在保养上?其实我觉得,主要不是为赚这个钱,而是为了车的健康。不保养,一买回来可能还会早点出问题。这个,挺有意思的比喻,就像人而已,久病不医,早晚要出事。反正开得少,车子如果长时间停放,也需要定期启动、检修。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了一件细节:我去年拍的相册里,车里堆满了塑料袋、停车票。平时都懒得整理。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车子有时候就是这样,静得久了,很多隐患都被忽略。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明明少开车,但总觉得用起来还要维护。
聊着聊着,去店里的时候我还在想,为什么我每次去4S,收费每次都差不多?其实收费标准是个暗坑。但我知道,买车钱花了不少,这点维护费算是投资。但下一次,或许我该考虑找个走走的自由维修店,实惠很多。而且我也发现,很多修车师傅用的配件都挺好,就是价格会便宜很多。
最近,我也在想,我这车还能用几年?合理猜测,保养得好,车还能再用五六年,毕竟我也不打算换新车,毕竟我用车只是生活需要。要不要对这种少用多养的心态做点调整?是不是我太轻视了维护的必要性?这问题,可能有人会骂我:活该买了个少跑的车费了这份担心。
其实呢,开得少,车的问题反而隐藏得更深。你说,真正的汽车养护,是不是除了换油、保养,还得关注轮胎、刹车,以及那些小细节?不是一味少跑就不用维护。就像我每天接送孩子,路上那点路况很容易把轮胎摩耗掉,但我又不关心,觉得反正不用经常跑长途。
我现在最大的担心,是车久了哪天出问题,修起来吓人。你们会不会也有点焦虑?我心里清楚,车辆就像个存款账户,存得少,却不代表不用取款——问题来了,什么时候才算提前预警,不用等到爆胎或者突然熄火再处理?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我开得少,惯上都忽略一些车看似没问题的细节?你们遇到过没?制动性能变差,却没太在意?我这司机,心里其实挺嘀咕:是不是我太自恋,觉得少跑就不用费心呵呵。
实际情况告诉我:真正的养车,还是得按时做保养。少跑,除了导致某些部件长时间不运转,还可能藏着隐患。每次去4S养车,我还会问自己:这钱值不值?我知道还是值得的。毕竟,车就是个会花钱的朋友,不管跑得少得多,它还会出问题。
你们的车用得怎么样?每年跑多少公里?是不是和我一样,感觉少跑,反倒更要呵护?这个小细节(停在地下车库角落的车,覆盖上一层灰,很久没洗)提醒我:车就像生活中的一部分,忽视了它,时间长了,难免出问题。
所以嘛,我们还能想点别的:少用是不是代表少损?还是其实要用得智慧一点?比如定期保养、检测轮胎、换个新油。这些小事,真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反而更能延长车的生命线。
你说这车还能用多长?我也不知道。也许,就像那句话:开车就像生活,不在于跑多远,而在于怎么平衡每一次出行的心情。唯一确定的,就是我得不时多关心点它。
你的车,平时都注意些什么?会不会也和我一样,忽略过一些见不得光的小问题?这,小细节,或许才是考验我们用车智慧的秘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