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代步车火了,厂家拼命造,交警频繁处罚

要说老年代步车,估计不少人都见过,尤其是在河南、山东这一带,路上花里胡哨的“老头乐”穿梭来穿梭去。你站在路边一看,三天两头就有老大爷老大娘乐呵呵地开着小车,每回我看到他们那高兴劲儿,心里都忍不住想,这咋有点像咱年轻时候刚搞上二八大杠的劲头?谁说人老了就没生活追求了?人家现在也要讲究一个便利和舒坦。

得承认,这玩意儿确实挺对老年人的胃口。不用牌照,不用驾照,充电又便宜,平常有个小超市、遛弯、串门,开辆车又不用遭受风吹日晒。子女买一个,送爸妈,还能在亲戚朋友面前显摆下自己孝顺,上下皆大欢喜。确实,咱得问一句:这车到底是方便了谁?

往下说,事情好像就变了滋味。厂家一个劲往外造,商家更是磨刀霍霍贴广告,段子都能讲出花来,什么“老年福音”,“乐享晚年”,可刚把车推出来,交警那边又不买账,抓见就罚,直接拖走报废都见过。前头还说得天花乱坠,后头咋走上了街头马路,这一辆一辆的又成了“问题车”?这到底是谁在坑人?是厂家,商家,交警,还是买车的老百姓?

其实,大多数老百姓根本没什么坏心眼,无非就是图个方便,咱上点年纪了,腿脚不利索,家门口四五公里公交又不站,打车嫌贵,走路嫌累,骑电三轮自行车又怕摔,开这车刚刚好。可是啊,这“刚刚好”背后,其实一直存在个大窟窿——这玩意儿根本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厂家说安全,真安全吗?没人管。有的车连安全带都没有,车架子一看比面包车还单薄,遇到点突发情况,您觉得能扛得住?

再细扒,原来这车连“户口”都算不上。按规定,“老年代步车”连《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都进不去,说得直白点,就是个黑户口,你厂家有劲,把车造出来,可他没身份证,交警压根不认。开到路上,那就是自己拿安全做赌注,还堵着家里老头老太太的命。这时候,还谈什么“方便”?再方便,出点事儿,那就真是“图个方便,办个大事”。

退一万步讲,老年代步车为啥能火?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社会配套跟不上老龄化的步伐,咱老人需求是真,社会公共交通没跟上,电动车不安全,出租太贵,公交不便,才给了老年代步车这个“钻空子”的机会。你要说老人真愿意天天纠结这玩意儿到底合法吗?恐怕没几个人是真清楚。他们在乎的无非是日常少走点路,少受点罪。

可问题来了,厂家上面没标准,下面乱搞,商家啥都敢吹,就是不说清楚“这车别上路”,一个劲抢钱,老人家识字不多,也没法真追究厂家责任。交警面对事故频发,只能头疼地一条条拖车放罚。最后吃亏的是谁?毫无疑问,是那些一心琢磨着“能不能少受点苦”的老人。

在这个过程中,厂家和商家逮着个灰色地带拼命薅羊毛,“只管卖不管用”,你想退也退不回去,厂家照样悄悄攒大货,商家开了门收了钱拍拍屁股。不出事儿皆大欢喜,真要出了事故,老人是受害人,子女家属是冤大头,到头来全社会还得扛着医疗压力。问一句,这方便到底是便谁的了?

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既然是老年专用车,那肯定对老年人负责,实际上呢?没有技术标准,没有安全认证,没有售后服务,出了事故厂家商家就打太极推责任,老百姓只能自认倒霉。你要说厂家真没责任?那绝不是。厂家只想赚快钱,根本没想过做长久生意,现在查出来要停厂整顿,这些年赚走的钱谁来还?

老人代步车火了,厂家拼命造,交警频繁处罚-有驾
老人代步车火了,厂家拼命造,交警频繁处罚-有驾

当然,这事儿还真不是非黑即白。很多老人开“老头乐”,自家的确方便了不少,情感上你很难指责这些老人不该买不该开。但转身想想,万一哪个风大雨大,视线不好,速度快了,邻居小孩一个没注意,就出事故,真的是自己吃亏,连累家里。那时候你再看这车,还觉得它“乐”么?

还有人说,赶紧给这个产业正规化不就完了?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给电动车定标准,搞上国家许可,检测合格,买保险,装联网装限速装安全带,这一套下来没两三年根本落不地。真正靠谱的便民车,不是让企业自己乱改乱拼,光顾着挣钱,还得国家和社会整体推进。要么公共交通再友好点,比如窄巷公交便民站多一些、预约小巴下沉社区多一些,老人也用不着非得“自谋出路”;要么就让便民车全流程纳入法治和标准轨道,赶紧补齐监管漏洞。

还有不少年轻人看这事儿,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可你想想,等自己老了,腿脚不利索,谁不想图个安全省心?好嘛,现在一刀切老年代步车,谁也不许卖不许上路,是不是看起来干净利索?可社会没有补出空缺,实际上是老百姓“被动受罚”。年轻人都没失去过这份便利,也想不到这种无奈。等到将来一天天变老,可能发现这个世界对“老年人便利”的想象力太匮乏了。

社会进步说到底还是得有温度,监管部门管是应该的,企业挣钱也正常,老百姓图方便可以理解,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人解决根子。单纯指望企业良心发现,不如管好行业准入,单纯让老百姓忍受不方便,不如把社会服务提上来。

反过来再问一句,这事儿是不是一定非黑即白?非得全禁还是全放?其实也不是,就像大部分人日常都不玩极端。技术成熟了,监管跟上了,标准出来了,大家都有所依,有所守,老百姓买着放心,开着安心,也不用怕交警拦路,社会省了一大堆事故隐患,这才叫双赢。要不然一天到晚就这么扯来扯去,最后买单的永远是最底层的人。

有时候我在想,社会需要“让利”给老年人的地方,其实挺多的。老年代步车能火,也暴露了咱们养老体系和城市建设的很多短板。别指望老百姓都懂法规,也别怪他们找不到最优解。他们图啥?不过是个体面的老年和一份有尊严的出行自由。

你说这事到最后,是不是谁都方便了,又好像谁都被坑了。方便的,是厂家钱包满了,商家名义上孝心爆棚,有些老百姓短期省事;真正被坑的,却是那些被事故、罚款和一刀切政策来回折腾的普通老人。你说这社会究竟该往哪走,到底是让人“图个方便”,还是只能“吃个哑亏”?这个问题,咱今儿没法给答案,但希望有一天,老年代步车能变成让人全心接受的“老头乐”,而不是“老头坑”。

老人代步车火了,厂家拼命造,交警频繁处罚-有驾
老人代步车火了,厂家拼命造,交警频繁处罚-有驾

最后再想一步,你老了,你会买吗?你家有老人,你敢买吗?就这,谁还能不长点心?

老年代步车这事儿,真不是谁图方便谁占便宜那么简单。一头牵着老人的真实需求,一头连着复杂的产业和社会管理。这个账,迟早都要有人算清楚。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