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

车圈又炸了!

小鹏P7这次真是玩大了,上市发布会直接把小米SU7当成了“参照系”,这套路,不得不说,学得是真叫一个“形神兼备”!

当年,小鹏P7凭借那惊艳的颜值和前沿的科技,一举奠定了新势力头部的地位,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座驾”。

但如今,纯电轿跑市场早已不是当年那般“风平浪静”。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特斯拉Model 3是老对手,小米SU7更是横空出世,话题度爆棚。

在这种“三国争霸”的局面下,小鹏P7这回是打算怎么“破局”?

产品硬实力:价格切入,配置“卷”出新高度!

21.98万到30.18万的售价区间,一公布,就透着一股“不服来战”的劲儿。

再瞧瞧它和小米SU7的价格对比,那叫一个“心机”!

P7的后驱超长续航版,比SU7同级别车型便宜了小一万,而四驱高性能版,更是直接拉开了近万元的差距。

这招“错位竞争”,简直是将SU7的锋芒巧妙避开,硬生生地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高性价比”的市场通道。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可小鹏P7的“底气”不止于此。

在核心的“三电”技术上,它可是玩起了“后发制人”的把戏。

小米SU7只有顶配车型才配备800V高压平台,P7却直接全系标配,还附带“5C超充”的迅猛补能能力。

这充电速度,想想就让人心头雀跃。

在续航相近的前提下,这充电体验的提升,直接拉满了用户的满意度。

说到配置,P7更是把“诚意”二字写在了脸上。

小米SU7在空气悬挂、电磁减震这些“高阶装备”上采取了分级策略,而P7则将双腔空气弹簧与电磁减震器(DCC)直接“普惠”全系车型。

这底盘的扎实感,小鹏这是要实打实地给到位。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智能驾驶方面,P7更是打出了“王炸”。

小米SU7低配车型在高阶辅助驾驶上有所保留,P7却直接上阵“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高达2250 TOPS的算力,配合全系标配且终身免费的高阶辅助驾驶软件,这简直是在用“实力”说话,向消费者传递着“你们想要的,我P7都给你,而且还给你得更实在”的信号。

所以你看,P7这波操作,就是在SU7的“热度”之下,用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更丰富的配置,精准狙击那些追求“价值感”的消费者。

再加上P7那独树一帜、融合了科技与复古的原创外观,不像SU7初期那样引发争议,P7的“颜值”可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简约耐看,妥妥的戳中了年轻人的审美。

营销策略:模仿中的“超越”,学艺在精不在多!

产品上的“近身肉搏”,在传播策略上,小鹏更是将小米的“营销秘籍”发挥到了极致。

发布会上,何小鹏的发言风格,那股“雷氏自信”的劲儿,简直是隔空对话。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当他描绘P7车主画像为“敢于和别人不一样,不甘平庸”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雷军当年阐述SU7的影子。

赛道成绩的较量,更是将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雷军当年如何用纽博格林赛道成绩为SU7造势,大家有目共睹。

而何小鹏则毫不示弱,直接将P7在浙江国际赛车场的圈速成绩搬上舞台,并且“暗示”P7比SU7 Max跑得更快。

这“速度的较量”,玩得是真叫一个“心机”。

雷军将SU7定位为“50万以内速度最快量产车”,何小鹏则升级为“50万以内浙赛最速轿跑”。

这“最速”的标签,谁不想要?

更别提在24小时耐力挑战中,P7以微弱优势胜出SU7,这些“细节”上的“超越”,让消费者觉得小鹏不仅是在学习,更是在“精进”。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甚至连后排空间、后备箱容积这些“实在”的数据,P7也都在发布会上“秀”了一把,并且比SU7稍有优势。

这番操作,不得不说,小鹏将小米的营销精髓学得“透彻”且“灵活”,并结合自身优势,将“产品力”进行了“放大”。

这就像是两位棋逢对手的棋手,一个落子如飞,另一个则在研究如何更快、更妙地应对。

“亦师亦友”的博弈:情怀与市场的双重奏!

雷军与何小鹏的关系,早已不是商业上的简单交集。

当年UC浏览器遇困,雷军的援手;后来雷军又成为小鹏的天使投资人,这份“恩情”与“情谊”,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往来。

因此,P7与SU7的这场“较量”,更像是两位“故友”之间的一场“切磋”,一场“知己知彼”的智慧博弈。

P7肩负着小鹏品牌“重回中高端”的使命,更是提升品牌“成交均价”的关键棋子。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回顾P7的发展历程,它曾是小鹏走向主流的起点,如今,它又要肩负起品牌“重塑”的重任。

而小米SU7的出现,无疑是它面前一道巨大的挑战,但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对标”契机。

正如古语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这场“亦师亦友”的较量中,双方都拿出看家本领。

小鹏P7,承载着品牌的希望,而小米SU7,则代表着一个新兴科技巨头的跨界野心。

有人或许会说,小鹏这是在“蹭热度”、“模仿”。

但换个角度思考,能被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证明。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更重要的是,小鹏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借鉴中融入了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对产品的执着。

就好比“烹茶一盏,品味各异”,一道经典的茶,不同的人冲泡,风味也各有千秋。

关键在于,能否在传承中,注入自己的“灵魂”。

小鹏P7,这次就是要证明,它不仅能学,更能做得更出色,更有“中国味”。

P7的内饰设计,更是值得细细品味。

那细节之处的匠心,那触感温润的材质,那营造出的沉浸式氛围,都让人赞叹不已。

尤其是那块中控大屏,操作流畅,配合着车内氛围灯,科技感与居家感完美融合。

座椅的包裹性更是恰到好处,长途驾驶也能保持舒适。

小鹏P7上市:学小米SU7传播,产品却要反超,这波操作太精彩!-有驾

这才是真正懂得用户需求的体现,不是吗?

想象一下,未来的道路上,P7与SU7并驾齐驱,这本身就是一幅极具话题性的画面。

一个代表着“科技新贵”的探索,一个象征着“新生力量”的崛起,它们之间的竞争,最终受益的,永远是广大的消费者。

这波“学习”与“对标”,背后折射出的是小鹏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自己产品实力的强大信心。

至于最终鹿死谁手,市场自然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但至少,这场“高手过招”,让本就竞争激烈的纯电轿跑市场,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这番较量,你说有没有意思?

小鹏这步棋,你给打几分?

你觉得P7能否在这场“对标”中脱颖而出?

这背后,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故事?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