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在即,想必不少朋友已将“座驾升级”划入日程。尤其家里人丁兴旺的,一台中大型SUV简直就是刚需:既能装下全家老小,开出去也倍儿有腔调。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玩意儿动辄几十万,要是砸锅卖铁买了个“病秧子”,三天两头闹脾气,那可真是窝心到家了。最近,“车质网”整了个中大型SUV“体检报告”,结果嘛,有些的确出人意表。
上汽奥迪Q6竟拔得头筹,这多少有点出乎意料。毕竟这几年,奥迪在车友圈的口碑,着实有些“俯冲”。坦克500与普拉多紧随其后,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自主品牌质素提升,这事儿咱得认。像坦克400、北京BJ60,表现都可圈可点。可宝马X5,堂堂“销量扛把子”,竟沦落到中游水平,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要知道,这可是不少人心头的“白月光”啊!
您说这份“体检报告”靠谱吗?有人揶揄是“氪金榜”,毕竟现如今评测机构鱼龙混杂,谁知背后有没有“金主爸爸”撑腰。不过依我看,参考一下总归是好的,起码能给您敲个边鼓,免得盲目“入坑”。
这事儿背后,实则折射出一个颇有玩味的现象:咱们对“洋品牌”的执念,是不是该松动松动了?长久以来,我们总觉得“Made in Germany”、“Made in Japan”就代表着高品质,而“自主研发”就矮人一头。但现在,事实胜于雄辩,国产车在诸多领域,已经能和合资车一较高下了。
就拿宝马X5来说,销量如此“炸裂”,一方面得益于品牌光环,另一方面是拿捏住了国人“爱面子”的心理。但倘若真要论及品质,恐怕还真比不上某些务实的国产车型。这就好比相亲,有些人看重颜值,有些人看重内涵。买车也一样,不能只认牌子,还得看是否真的契合自身需求。
与普遍认知相悖的是,良莠与价位,未必总是正相关。豪车溢价高昂,一部分是品牌价值,一部分是技术成本,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消费者为那份虚荣心买单。而某些国产车,或许在品牌力上稍逊一筹,但在用料和品控上,却下足了功夫。
归根结底,购车这档子事,还得回归理性。不妨多浏览评测,多逛逛4S店,多听听车主的“肺腑之言”。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晃花了眼,也别被“豪华”的标签蒙蔽了心智。要知道,车是买来服务的,不是买来供奉的。
末了,唠叨几句关于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QX60与探陆,直接“榜上无名”,这着实令人扼腕。日产在国内也算是资深合资车企了,品控理应不至于如此“拉胯”。但铁证如山,也给其他车企敲响了警钟:切莫以为高枕无忧,消费者可不是“韭菜”,品质不过关,迟早会被市场扫地出门。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日产的品控下滑时,是否也忽略了消费者对于日系车的那份信任,正在逐渐消磨殆尽?
买车这事儿,往小了说是家庭开销,往大了说也关乎国民经济命脉。但愿咱们的汽车工业,能少一些浮夸,多一些真诚,让消费者能淘到真正物超所值的座驾。别让“豪车梦”变成一场“糟心之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