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只卖出35辆车是什么概念?大概也就是一家社区便利店每天卖出的矿泉水数量。但就是这么个数字,居然出现在东风本田灵悉L的销量成绩单上,而它的竞争对手小鹏MONA MO3却像开了挂一样,月销连续破万。这中间的差距,简直比奶茶店和五星级酒店的人流量对比还夸张。
要说灵悉L刚上市那会儿,其实还挺有“存在感”的。前脸设计像被掰开的三明治,官方美其名曰“三展翼”,可网友直接吐槽“这造型怕不是汽配城连夜赶工出来的?”更夸张的是,这车连后视镜都是电子的,看起来科技感满满,可实际用起来呢?下雨天屏幕糊成一片,晚上光线不足时直接“两眼一抹黑”,用户直呼“这设计是来考验我视力的吧?”
但真正让它扑街的,还不是这些表面功夫。本田的粉丝原本冲着“操控”的招牌而来,结果灵悉L的底盘居然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连本田最擅长的运动感都丢了。有车主试驾后吐槽:“过减速带像骑共享单车,颠得我咖啡都洒了。”更离谱的是,官方宣传的L2级智驾系统,实际只有最基础的ACC巡航和车道居中功能,车道偏离预警和主动刹车得花大价钱选装顶配才有。网友直接给这车起了个外号——“丐版智驾”。
反观小鹏MONA MO3,虽然价格相近,但直接把XNGP智能驾驶系统全系标配。城市里自动跟车、跨楼层找车位停、甚至遇到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还能紧急刹停。有车主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下班堵车时打开NOA功能,自己低头回消息的工夫,车子居然自己跟着前车挪了二十分钟,连隔壁车道的司机都探头问:“你这车是不是雇了个隐形司机?”
其实一开始,东风本田和小鹏都盯上了10万级纯电轿车的“蓝海市场”,但两家公司的思路却天差地别。本田以为堆砌些花哨设计就能吸引年轻人,结果连自家粉丝都不买账;小鹏却把用户真实需求摸得透透的——年轻人既要科技感,又不想当“冤种”。比如MONA MO3的隐藏式门把手,平时和车身融为一体,靠近时自动弹出,下雨天还会震动甩掉积水。这种细节,可比灵悉L的电子后视镜实用多了。
更扎心的是,灵悉L的失败还带出了一个行业真相: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给个Logo就买单”的小白了。有网友说得好:“以前买本田是信仰,现在买电车要看疗效。”当本田还在用油车时代的思维造电动车时,小鹏们已经用智能座舱、超低风阻和充电五分钟通勤两小时的硬实力,把市场规则彻底改写。
话说回来,月销35辆的灵悉L倒也不是全无贡献——它用真金白银的教训告诉车企:与其闭门造车搞“自嗨式创新”,不如老老实实把用户每天要用的功能做到极致。毕竟在电动车赛道,情怀可比不过一块真实续航的电池,信仰也干不过一套好用的自动驾驶系统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