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中大型SUV 入门标准款拥有835km超长续航

5月22日,雷军带着他的“造车梦”再次站上舞台。

当大屏幕亮起小米YU7的实车画面时,台下不少媒体同行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款被称作“御7”的中大型SUV,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小米造车的固有认知。

从手机到家电再到汽车,雷军团队这次玩真的把工业设计的天花板往上推了三个档位。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中大型SUV 入门标准款拥有835km超长续航-有驾

先说这车长近5米的中大型SUV定位,放在传统车企里怎么也是百万级豪车的尺寸。

但小米偏不走寻常路,4999mm的车身长度配合1600mm的修长轴距,愣是整出了接近轿跑的溜背造型。

特别是那1:3的头身比设计,让这台SUV的视觉重心低得吓人,配合隐藏式门把手和蚌式机盖,远看活脱脱就是个加宽版的保时捷卡宴。

不过最让我拍大腿的设计,是前备箱那141L的超大容量。

按小米工程师的说法,这个藏在蚌壳式引擎盖里的空间能塞下整套露营装备。

我特意比划了一下,放两个标准登机箱再加三个滑雪板居然还有富裕。

更绝的是顶部1.7㎡的全景天幕,晚上躺在零重力座椅上看星星,这体验怕是连库里南都做不到。

说到座椅,前排双零重力座椅可不得了。

12层复合结构听起来玄乎,实际坐上去就像被云朵托着。

特别是那个10点式按摩功能,在拥堵路段能精准按到腰酸背痛的穴位。

不过有个细节值得玩味:主驾座椅居然比副驾多了两层记忆海绵,看来雷军是真打算让老板们自己开车。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中大型SUV 入门标准款拥有835km超长续航-有驾

性能参数更是让人倒吸凉气。

690匹马力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把三台五菱宏光MINI EV的电机塞进同一个底盘。

实测3.23秒的零百加速,比保时捷Macan Turbo快了整整1秒。

更夸张的是那套800V高压平台,充电12分钟就能从10%冲到80%,这速度都够我在公司楼下买杯瑞幸再回来接着开。

不过争议点也明摆着。

Pro版和Max版虽然都是四驱,但电池容量只差了5.4度电,续航却差了10公里。

按现在的电价算,多花两万块就为多跑5公里,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别说顶配版那275mm的宽胎,过个减速带估计得把钱包震得嗡嗡响。

在智能座舱这块,小米把手机那套生态全搬进车里。

分层设计的仪表台确实清爽,但中控屏下藏着的物理按键,总让人觉得和极简主义有点违和。

不过1.7㎡的全景天幕配上松石灰内饰,在阳光下会产生奇妙的光影效果,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豪华感,倒是和苹果的产品哲学有点像。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中大型SUV 入门标准款拥有835km超长续航-有驾

要说最让我意外的,是这车居然标配空气悬架。

按说百万级豪车才有的配置,现在成了全系标配。

不过实际体验发现,悬架调校明显偏向舒适取向,过弯时的侧倾比卡罗拉还大。

看来雷军是铁了心要把SUV的家用属性做到极致,至于操控?

那是保时捷该操心的事。

价格方面,29.9万的起售价确实给了市场一记重拳。

但仔细想想,这个定价策略其实暗藏玄机。

标准版用磷酸铁锂电池,Pro和Max版用三元锂,这种“电池刺客”策略和特斯拉如出一辙。

不过小米的聪明之处在于,把激光雷达藏在保险杠里,既保证了智驾功能,又不用像蔚来那样牺牲前备箱空间。

在服务网络上,小米汽车的销售门店和小米之家深度绑定。

这意味着车主修车不用专门跑郊区,在买手机顺便就能做保养。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中大型SUV 入门标准款拥有835km超长续航-有驾

不过这种“手机式服务”能否适配汽车的高频维护需求,还得看后续落地情况。

特别是那个支持8种开合方式的前备箱,维修时会不会变成“拆车八步法”?

纵观整个汽车行业,传统车企还在搞机械素质军备竞赛,新势力们忙着堆激光雷达。

小米却另辟蹊径,把手机供应链的优势全用在造车上。

从蚌式机盖到全景天幕,从空气悬架到零重力座椅,处处都能看到消费电子产品的影子。

这种跨界融合到底是创新还是妥协?

或许等到首批车主提车后,市场会给出答案。

站在消费者角度,小米YU7确实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它既不像新势力那样剑走偏锋,也不像传统车企那样因循守旧。

但问题在于,当所有配置都拉满时,品牌溢价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特别是面对特斯拉Model Y和问界M5的围剿,小米汽车的首场战役才刚刚开始。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这款车值不值得等?

要是标价再降两万,会不会直接冲击BBA的中型SUV市场?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真知灼见,咱们一起唠唠这台“年轻人的第一台保时捷”到底香不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