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总刷到一辆小车,圆滚滚的像颗子弹头,停在路边回头率贼高。一问才知道,是长安刚出的Lumin Q版。上市才一个月,销量直接干到1.5万辆,你说神不神?这年头新能源车扎堆上市,能火的没几个,它凭啥一上来就“上头”?有人说它是“买菜车天花板”,也有人说是“出片利器”,更有老车主调侃:“这车一出,我那五菱宏光MINIEV都不香了。”
我专门去试驾了一圈,又拉上隔壁开比亚迪海鸥的王哥、家里有小蚂蚁的李姐一起唠了唠。今天不吹不黑,就聊聊这台301km续航的小可爱,到底是不是真的“真香”?
先说外观,Lumin这颜值,绝对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存在。你看它这大灯,圆圆的像小鹿眼,配上封闭式前脸和双色车身,走哪儿都像在拍短视频。我试驾那天,好几个人跑来问:“这车多少钱?能试坐吗?”说实话,这种“车界网红”体质,五菱宏光MINIEV早期也有,但Lumin明显更精致,灯厂水准都快支棱起来了。
可别以为它只是花瓶。风阻系数做到0.32Cd,在同级别里算顶呱呱了。啥概念?风小了,跑起来更稳,电耗也更低。我实测市区通勤,开了空调,表显续航掉得挺稳,301km真不是虚标。相比之下,海鸥虽然也好看,但线条偏硬朗,少了点“萌系杀伤力”;小蚂蚁更早出道,算是“老咕噜棒子”,设计上没那么新鲜了。
坐进车里,我第一反应是:嚯,这内饰不像是6-8万的车。双10.25英寸连屏,配上撞色中控台,还有皮质座椅——你敢信?以前这个价位,能给你个收音机加塑料方向盘就不错了。Lumin这波操作,直接把门槛拉高了一截。
空间嘛,别指望它变魔术。四座布局,后排坐两个成年人有点挤,但接送孩子、情侣出行完全OK。我身高1米78,前排调好座位,后排还能跷个二郎腿。关键是储物设计挺贴心,门板能放两瓶水,中控下还有个暗格,放手机顺手。反观海鸥,内饰质感也不错,但屏幕是分开的,连屏的科技感差了点;小蚂蚁内饰更朴素,塑料感明显,年轻人看了容易劝退。
说到开,电动小车最怕啥?怕肉,怕飘,怕刹车像踩棉花。Lumin这台75马力的电机,百公里加速12秒出头,不算快,但城市里超个电动车、窜个路口完全够用。重点是底盘调得比我想象中稳,过减速带不会“蹦起来”,悬挂有韧性,不像某些小车开起来像在摇摇车里蹦迪。
动力系统是纯电,支持快充,30分钟能从30%充到80%。这在同级里算加分项。五菱宏光MINIEV早期连快充都没有,海鸥倒是支持,但Lumin的电池容量更大(30.13kWh),续航自然更扎实。301km什么概念?一周充一次电,上下班代步绰绰有余。要是你每天通勤30公里以内,它就是“省心省油”的代名词。
智能化这块,以前咱也不敢想,几万块的小车能有啥智能?但Lumin还真给安排上了。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都有。我试了下高速跟车,系统能自动加减速,方向盘也能轻微修正,虽然不能放手,但堵车时轻松不少。
海鸥高配才有L2,低配得加钱选装;小蚂蚁更别提,连定速巡航都省了。你说这差距大不大?长安这波操作,简直是“打脸”那些觉得便宜车就该凑合的人。而且它的车机反应快,支持语音控制,导航、空调一句话搞定,不用手忙脚乱。
安全性,很多人觉得小车=不安全。但Lumin用了高强钢占比超过40%的车身结构,全系标配主副驾气囊、ESP、胎压监测。C-NCAP虽然还没出成绩,但从结构设计看,比早期那些“铁皮盒子”强太多。
我让王哥开海鸥对比过,他说海鸥车身刚性也不错,但Lumin的坐姿更高,视野更好,心里更有底。小蚂蚁用的是后置后驱,驾驶感受偏“轻飘”,高速有点发虚。所以别一听“代步车”就摇头,现在正规军都把安全当底线了。
横向比一圈,Lumin、海鸥、小蚂蚁,算是A0级纯电三强。海鸥胜在销量大、保有量高、维修方便,但设计偏实用,不够“出片”;小蚂蚁资格老,但技术没大更新,性价比被反超;Lumin呢?颜值、配置、续航、智能化全拉满,价格还卡在中间,你说它能不卖爆吗?
当然,它也不是没缺点。后排进出不方便,后备箱小得可怜,跑长途别指望。但你要知道,它定位就是城市代步。就像手机里的iPhone mini,有人嫌小,有人就爱这精致。
最让我意外的是,不少老车主换车都盯上了Lumin。有位五菱车主说:“我那车开了两年,现在看Lumin,感觉像从功能机升级到智能机。”这话听着夸张,但细想还真有点道理。不是Lumin太强,而是它把“代步车”的体验标准,重新定义了一遍。
现在这车终端还没优惠,但销量已经“支棱起来”。你说它会不会“跌冒烟了”?我看悬,毕竟产能都快跟不上了。反倒是早期买MINIEV的车主,听说新车一出,气得直蹦起来:“早知道等等了!”
所以问题来了:
你觉得这台续航301km的小车,到底是“真香”还是“智商税”?
同样是代步,你会选Lumin、海鸥,还是小蚂蚁?
这样的“国民神车”,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