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身参数来看,YU7 定位中大型电动 SUV,长宽高分别为 4999 毫米、1996 毫米、1608 毫米,轴距达 3000 毫米,妥妥的 “大尺寸选手”。车身提供九种颜色选择,既有源自哥伦比亚祖母绿的独特绿色,也有橙色、金属钛金属饰面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审美需求。车身重量根据配置不同,在 2140 公斤至 2460 公斤之间,轮毂尺寸有 19 英寸和 20 英寸可选。
外观设计上,YU7 采用内折式电动门把手,搭配氛围灯,科技感拉满。同时,车辆配备超宽带(UWB)技术,支持通过智能手机实现无钥匙进入和后备箱开启,日常使用更加便捷。
进入车内,全真皮内饰营造出豪华氛围。前排配备 Nappa 真皮 “零重力” 座椅,可实现 123° 倾斜,还具备 10 点按摩功能,长途驾驶也能享受舒适体验。后排乘客同样待遇不俗,座椅支持 135° 电动调节,还配备 6.68 英寸触控屏,可轻松控制空调、音乐和导航等功能。
仪表盘是 YU7 的一大亮点,其 “HyperVision” 系统由三块 Mini LED 屏幕组成,宽度达 1.1 米,分辨率达到 108 PPD 视网膜级,显示效果清晰细腻。该系统集成了驾驶数据、媒体信息、盲点成像和可自定义小部件等功能,操作便捷且信息丰富。车辆还搭载了四合一域控制器,将座舱、辅助驾驶、车辆控制和通信系统融为一体,配合骁龙 8 Gen 3 芯片(4nm 制程),启动速度仅需 1.35 秒,且最快 15 分钟内可完成无线更新,带来流畅的智能体验。
动力方面,YU7 提供三种配置选择:
后驱版(RWD):后置单电机,功率 235kW,峰值扭矩 528Nm,0-100km/h 加速时间 5.88 秒,最高时速 240km/h。
Pro 全驱版(Pro AWD):双电机综合功率 365kW,峰值扭矩 690Nm,0-100km/h 加速 4.27 秒,最高时速 240km/h。
Max 全驱版(Max AWD):双电机综合功率 508kW,峰值扭矩 866Nm,0-100km/h 加速仅 3.23 秒,最高时速 253km/h。其中,Max 版前电机功率 220kW,后电机功率 295kW,动力表现十分强劲。
续航与充电方面,所有车型均基于小米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搭载 V6s Plus 电机,支持 5.2C 充电速度,充电 15 分钟即可续航 620 公里。电池配置上,后驱版和部分四驱版采用 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后驱版 CLTC 续航里程达 835 公里,四驱版为 770 公里;另一款四驱版则使用 101.7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里程 760 公里,满足不同用户的续航需求。
安全性能上,YU7 下足了功夫。车辆结构采用与学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 2200MPa 超高强度钢一体式防滚架、20 合 1 铝压铸前框架以及钢铝混合车身 “装甲笼”,车身强度极高。电池组配备带有防弹涂层的强化外壳,小米还表示该车已进行超过 50 项被动安全测试,A 柱和 B 柱也进行了结构强化,全方位保障车内人员安全。
智能驾驶方面,所有 YU7 车型均标配激光雷达传感器、Nvidia Drive AGX Thor 芯片(算力 700 TOPS),并搭配 4D 毫米波雷达和 ALD 镀膜防眩光摄像头,采用小米自主研发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辅助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YU7 原计划于 4 月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但因小米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发生致命事故而推迟。推迟发布后,小米进行了内部安全协议审查和公开沟通,可见其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目前,YU7 定价尚未公布,雷军已否认此前传闻中 19.9 万元的起售价,具体价格将在 2025 年 7 月正式发布时揭晓,这款车届时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值得期待。
全部评论 (0)